诚然,我们有幸能够看到一个伟人,他的原生家庭也许并不富裕,父母也许并不如其他家长有知识,可他们舍得掏钱把自己的孩子,交到一位品德高尚,德高望重的先生那里去读书,去学习做人本事。
因为他们知道,好的老师能孕育好的学生!
有此可见,师德很重要了!
所以呢,坏学生害怕遇上一个负责任的好老师。真正遇上了,不但家长高兴,就连孩子都是万分幸运的。
然而,如果不幸的遇上一位不负责任,没有一点儿修养,能力很差劲的老师时,那便是孩子的大不幸了。就算是好孩子也能因为老师的坏习惯而沾染不好的习气。
林佳欣为了祖国的花朵不要被污水灌溉,她只好当黑脸包公,做一些得罪人的事情了。
因为补习班最大的意义不是为了脱贫致富,而是在育人为乐的基础上,挣得一些糊口饭钱罢了。
这样一来,不但自己的学业有了保证,日常生活也能得到基本的温饱。
孩子将来如果有出息了,也有自己的功劳,说出去也有面子不是。
最重要的是,林佳欣在管控杜绝后世那些事情的发生——
因为在后世,好多有钱的商人,把目光对准了学生这一资源,大赚特赚家长手里那些为孩子投资的钱。
把教育变成了经商捞钱的门路,各种五花八门的科目比比皆是,家长们对此怨声载道,而是无可奈何。
怨声载道是因为学费简直收到了天价,无可奈何是因为学校里的老师也没有敬业精神,上课照着书本念一遍之后,放学了却给孩子们布置大把的作业,让你做到鸡叫也做不完的习题,让家长既心疼孩子,又害怕作业完成不了,从而掌握不了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
但是家长还要出去挣钱养家,孩子小,便没有几个自律性强的孩子,所以就出现了补习班等等,这些补习班有别于林佳欣这时候办的补习班。
后世的补习班就是代替老师看着孩子把家庭作业,也就是习题做完,然后帮助学校老师改改作业之类的事情……
这样一来,孩子第二天早上上学去了,把本子掏出来交给老师……不对,应该是交给小组长让他们这些小组长改一下作业就成了。
哪像八零年代这会,每一个老师都是睡得比狗晚,起的比鸡早,为了给孩子们改作业,就算走过老师的窗前,也能看到那彻夜明亮的灯光。
林佳欣还会哼唱一首专门为老师辛苦批改学生作业写下的一首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后世里,这种现象早已经销声匿迹了,就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八零年代的时候,老师改了作业,自然知道学生们的不足之处在哪里,课堂上会从新讲过的。
可是,后世的老师,真不知她们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不过也有一些尽职尽责的老师,会都孩子很负责任,但也是极少数的个体,属于国宝级老师了,如果有孩子遇上这样的老师,那真是三生有幸了,比他妈当明星赚几百万都让人高兴!
补习班因为有林佳欣在管控把着关,万幸没出什么大的事情来。一路走来,除去小的磕磕绊绊,基本还算顺利了。
不知不觉又过去了半年,大三的暑假,林佳欣回去了。
她回去的主要目的是想看看形势,看能不能把红一制衣厂收购过来。
因为她打红一制衣厂的注意,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刚到家没几天,她就打听到彭景山的下落,这时候,他已经被调往一家小报社里做编辑,人员不多,大概有十个人左右的样子。
彭景山可算是真正的清闲了下来,每天的任务就是抱着茶杯喝喝茶水,看看报纸,正职工作也很轻松,就是日常过审下面交上来的稿子,不足之处润色一下,或者催催稿子什么的……
彭景山觉得这样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