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也拿了一杯满盈的酒,正要喝,袖子被人轻轻一扯。
她皱眉抬起头。
金兰坐在她身边,朝她一笑,眸子清亮:“你刚才衣裳湿透了,我让人去茶房要了一盅姜汤,先喝碗姜汤吧。”
一碗姜汤送到赵王妃面前,姜丝切得细细的,里面还放了几颗红枣,一股刺鼻的辛辣气味。
赵王妃望着碗里浅褐色的汤水,眼眶发热。
她只是个十五岁的小姑娘,她才新婚,她在家的时候父母疼爱,娇生惯养……
她没有碰那只碗,贝齿紧咬樱唇。
“怎么,怕我下毒么?”金兰压低声音轻笑,嗓音柔和,带了些戏谑的意味。
赵王妃撩起眼帘,眼神冷如霜雪。她不需要别人假惺惺的同情。
金兰挑了挑眉,摆摆手。
宫人捧着一只小银茶匙上前。
金兰接了小银茶匙,从碗里舀了几匙子姜汤盛到自己的碗里,端起来一饮而尽。
赵王妃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她。
金兰舒口气,朝赵王妃做了个鬼脸,眨眨眼睛,一脸俏皮的神气:“这姜汤真辣。”
赵王妃一言不发。
金兰把汤碗推回赵王妃面前,笑道:“喝了罢,我已经喝了几口,你也得喝点,有难同当么!”
说完,她转头去和薛娘娘说话。
赵王妃目带不屑地盯着那碗姜汤,一动不动,她才不会这么轻易地被人打动。
等了半天,金兰没有继续劝说她,甚至连头都没回,不一会儿还和薛娘娘一起站了起来,两人手拉着手走远了。
赵王妃仍是坐着不动。
又过了一会儿,她实在沉不住气,眼帘撩起,视线逡巡一圈。
金兰和薛娘娘、沈选侍几人站在曲廊上说说笑笑,伸手摘长到曲廊里的荷叶。德王妃、庆王妃和其他宫人围在她们身边,每个人都一脸轻松愉悦的表情,正商量着让茶房的人拿荷叶和莲子、莲花煮粥吃。
“把银鱼、虾肉、田鸡腿细细剁碎了,加点桂花酒,用盐拌匀,隔屉蒸熟了,加入煮熟的粥里,又鲜又香……”
庆王妃听得食指大动,等不及金兰说完,一叠声催促宫人赶紧去煮粥。
金兰笑着道:“你想吃就得自己摘荷叶。”
庆王妃迫不及待,立马揎拳掳袖,踮起脚要去够荷叶。
金兰赶紧拉住她的胳膊:“三妹果然是北方人……荷叶杆上有细刺,别伤了手……”
三妹是庆王妃在闺阁的小名。
庆王妃笑着道:“自己摘的荷叶煮粥吃得香甜,别说是一点细刺,这荷杆上就算长满了刀子,我也得摘了它!”
众人笑成一团。
她们不像是宫里的妃嫔,倒像是寻常人家的女眷,和和气气、亲亲热热的……
就像金兰那天在宫门前说的,大家安安生生的,谁也别为难谁。
赵王妃忽然很羡慕金兰。
太子对她那么好,所以她才能在嫁进东宫以后还这么天真柔善,太子那么喜欢她,她可以想说什么说什么,一副不知愁滋味的模样,宫妃们也都捧着她。
赵王妃收回视线,面无表情地喝完了碗里的姜汤。
汤里的姜丝放得太多了……她擦擦眼角,觉得自己快被辣哭了。
……
朱瑄回到东宫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杜岩提着绛纱灯笼站在殿前台矶上等候,见他脸色有点冷,笑着道:“殿下问了好几次了。”
朱瑄神色缓和了些,“她几时回来的?用过晚膳了?”
“没有,殿下说要等着千岁爷回来一起吃。”
进了内殿,宫人迎出水晶帘,服侍朱瑄换衣,小满走了出来,小声说:“殿下在书房里等千岁爷,今天宴席上吃了些酒,这会儿睡着了,小的不敢惊醒。”
朱瑄道:“别吵醒她。”
小满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