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秦朔想着过个好年,可如今真到自己当家做主了,才发现什么叫做“年关难过”,首先一家子的节礼就是个大难题。
以前秦朔跟着爹妈过日子,每逢中秋春节秦朔只有收礼的份儿,根本无需操心给别人送礼。如今自己被“发配”北疆,离开了爹妈,就算是自己顶门立户的过日子了。如此一来,按照礼节自己就该给家里的哥哥姐姐们送节礼了。
可是自己能送些什么节礼?放眼望去,不过是庄子上产出的各种土特产,粟米、枣子、小羊、鸡鸭,且不说这些东西拿不拿得出手,光是运输保存就是个大难题。上京城又不是吃不上鸡鸭鱼肉,自己大老远地将土特产运到上京城,好不如就地采买呢。
可除了庄子上产出,自己着实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了,窑里面烧出的玻璃制品好看是好看,但那是皇家御用,自己就算给哥哥姐姐们送去,他们也无法拿出来使用,送了也是白送,还平白让兄姐们提心吊胆。
就在秦朔抓耳挠腮地拟节礼单子之时,彪叔带着朱二宝来报,说是算出了要宰几头羊、留几头羊。
秦朔看着朱二宝送上来的计算步骤,看着满纸的鬼画符竟然奇异的看懂了:小圆圈代表小羊,大圆圈代表大羊,每个圆圈后面画着的小棍子代表每只羊每天消耗的草料数量。
“这个代表好天气能割到的草料,这个代表下雪天阴天能够割到的草。”生怕秦朔看不明白,朱二宝缩头缩脑地在一旁解释着。YShG.
“唔,做的不错。”秦朔点头。
朱二宝脸上顿时一亮,嘴巴笑得恨不得咧到了耳后根。
“做的不错,以后不要做了。”秦朔又道。
“哈?”小孩儿脸上笑容僵住,眼睛瞪得圆溜溜。
“我正缺个书童,以后就跟着我吧。”
秦朔见这朱二宝不仅头脑灵活,而且逻辑性还很强,思考问题很全面,这让秦朔不禁想起了秋桂。
秋桂起码还跟着自己识字读书过,这朱二宝却是大字不识一个。秦朔惜才,就打算将朱二宝带在身边好好教导。
“谢谢九爷!”朱二宝高兴地跳起来,深知跟着秦朔做书童意味着什么。
秦朔让彪叔带小孩儿去置办些行头,起码先去洗个热水澡去了一身的羊腥味,再将头发里的虱子抓一抓,牙齿也耍刷干净,再换上一套干净衣服。
将朱二宝打发走,秦朔又唤来李婶儿。
如今李婶儿接替了周伯的位置成为了庄子里的大管事,但是她只管对内事务,庄子上的产出、贸易等由秦朔直接管辖。
“还有两个月就是年节了,节礼要置办起来了,不然赶不上年前将东西送到上京城和南边去。”秦朔将自己拟的节礼单子交给李婶儿让她按照单子置办。
“庄子上准备杀羊了,那么多羊庄子上也消化不掉,送上五十头去乾元关,剩下的我准备腌制风干,或者烟火熏干。”秦朔将腌制与熏干的方子讲于李婶儿。
“用盐?”李婶儿不可置信地再问一句。
如今的盐可不是现代超市两块钱就能买一袋的开架货,尤其是在这北疆,隔壁的北戎部落想盐都想得眼红了,而秦朔去要去用盐腌制羊肉。李婶儿文学修养有限,暂且想不出暴殄天物这个词儿,心中只道九爷可真能霍霍东西。
“就用盐,我带过来的那些香料也可以在腌制过程中添加些。”秦朔如何不知如今盐不比羊肉便宜,但是为了延长肉类的保质期,如今只能如此了。
且秦朔心中还有一个想法,腌制肉类或许可以成为一种军粮,一来储存期长,二来方便携带,三来,腌制肉含有大量盐分,有了腌肉,行军途中连盐都不需要带着了。
“我看着北边天气干燥,风又大,或许直接风干就行。”李婶儿还是舍不得那白花花的盐粒子。
“那就一份为三,一份羊肉风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