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队。
速度就慢了下来,毕竟十几个部落,每个部落一天也是时间。
好在这两队就快要汇合了,对着兀烈河卫等于是全部都走了一遍。
郑毅决定在塞蒲里这边休整一天,明日去拜会一下那黑罕的乌古孙。
有可能的话,再去那个汉人部落看一看,见一见那个黄显明。
毕竟大家都是汉人,打断骨头连着筋,还是更亲切一些的。
休息了一晚,一大早大家就从塞蒲里出发。
医疗队、骑兵队、商队和部落族长队。
洋洋洒洒的两百多人,规模还是很让人吃惊的。
兀烈河北部和南部很少会交流,只有冬季河面冰封才会偶尔接触上。
不过上千年来交往也不多,是以北部的族长队南部也有些好奇,南部对北部也有些期待。
到达黑罕的时候,乌古孙亲自出来迎接,看到这么多人,尤其是兵甲精良的骑兵队,也是忍不住心中一惊。
听到郑毅是这支队伍的首领,而且是大明在苦夷岛的总督,自然是热情的上前来拜见。
言说了一大堆对大明朝廷的向往,还有苦夷岛盼着朝廷光辉的照耀之类的。
对于这边的部落族长会说话,郑毅已经见识的多了。
好言安抚了乌古孙几句,让他好好发展部落,未来的日子会很光明的。
乌古孙拿出当初明朝初期发的委任状,还有那千户的腰牌,郑毅也忍不住把玩一番。
这东西来了苦夷岛这么久,还真是第一次见到,他发下去的都是轻工坊搞出来的西贝货。
人家这腰牌算不上精致,但也称得上古朴大气,确实是一件不错的东西。
回头找精工坊过来看看,搞点金属也铸造一批,挂上肯定显得威风。
黑罕周边的几个部落也都过来了,郑毅也不吝啬,都封为百户、总旗之类的官职。
只不过随身没带那么多的印信,只是口头封赏一下,回头让他们自行到华夏村领取。
到那个时候,估计华夏村也成为华夏镇了,让这些民族部落也见识下他的治所。
不过这些来的部落之中,他还是没有看到那汉人部落的影子。
只能好奇的问乌古孙,那汉人部落到底为什么不来。
乌古孙忙不迭的帮着汉人部落说好话。
听得郑毅都忍俊不禁,还以为他是责怪那部落呢。
不过汉人部落,在这块并不叫汉人部落,这只是大家的口头称呼。
正式的名字叫做黄家寨,寨子中的人基本上都姓黄,也有些外姓但不算太多。
黄显明是寨子的族长,也是汉人的领头人,据说是百多年前从中原迁移到关外,又一路辗转到苦夷岛的。
郑毅听过之后对于黄家寨更加的好奇了,难道这些人也是有故事的人?
但是别管什么故事,大家同为汉人,见个面总是没太大问题的吧?
人家不来,他就过去,郑毅也不摆架子,带着康红姑等人就去拜会。
乌古孙和那些部落族长亲自作陪,走到二里多外的黄家寨。
黄家寨名为寨,还真是有点古代山寨的模样。
寨子用大腿粗的木桩围了一圈寨墙。
高度在三米左右,留着一道寨门。
透过缝隙能看到里面都是木屋。
木屋的顶上是棚的草顶子。
看到这么多人过来。
黄家寨里面响起了金属撞击的声音。
寨门被几个青年给关上了,谨慎的盯着外面这一群人。
里面还能听到不断有呼喊声,好像是拿起武器防御敌人之类的。
郑毅苦笑着摸了摸鼻子,这过来串个门而已,怎么就将他们当做敌人了?
还能不能一起好好玩耍了?不认识他郑总督,也总该认识乌古孙这个“地主”吧?
乌古孙在外面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