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确实如此, 如果说在红毯上面大家还维持着表面的风度的话, 那么在私底下对电影进行票选的时候,这些人之间就有些互不相让了。
能被请来当评委的人基本上都是各种行业的佼佼者, 即使是在主流行业中不是非常有名气但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也有足够的影响力,所以这些人也有着自己的骄傲。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推自己看好的电影上位气氛就很热烈了。
其他的一些边缘性的小奖项还好, 但是涉及到那些重要的诸如金熊奖跟导演和演员的银熊奖之类的大家争夺的就比较厉害。
鉴于欧洲三大的参展电影基本上都是走的文艺路线而非商业路线和好莱坞跟欧洲的天然隔阂,所以一般来说,能够入围这些欧洲奖项的也大多都是欧洲的演员跟导演, 好莱坞人士很少,即使是有也都是一些常年混迹在独立电影界的人物,就比如说这次的其中一个评委, 马修·巴尼。
这位来自美国的导演是个先锋艺术家, 也就是说他的电影是偏向于实验性质的, 这种电影很难登上主流院线, 甚至是专门放映艺术电影的院线也很少会放映这种太过前卫的作品, 想要看他的电影最好的选择是各种艺术展览会。
听起来似乎有点儿让人迷茫疑惑,但如果联系到他的妻子,冰岛的歌手比约克的话, 那么大概就能理解了, 艺术家只有艺术家才能理解,普通的凡夫俗子还是仰望就好, 理解太深了容易出事。
“《冬天》很好, 很有现实意义, 而且这部电影来自伊朗,这本身就是一种突破,我看不出来《肥皂》比它好的地方。”马修·巴尼毫不客气的对提出了《肥皂》应该拿到最高奖项的玛琳·格里斯,一位荷兰的女导演。
“我也看不出来《冬天》有什么好,对于伊朗的电影它算是不错,但对于别的电影来说它算不了什么,而且所谓的突破难道就是男人的对女人的歧视吗?”玛琳冷笑。
作为一个女权主义者,她最讨厌的就是巴尼这种人,他们骨子里面带着对女性的看不起,这种看不起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现在连电影也要插一脚,简直是神烦。
还有他提出的那部电影都是什么鬼?如果说在这届电影节上还有什么电影比《冬天》还要讨厌的话,那么肯定就是《基本粒子》了,果然男导演真的是一种毫不靠谱的生物,制作出来的电影即使是再怎么努力掩饰也带着一股男权色彩!而那种混乱的电影内容居然还有很多人欣赏,真是让她的感觉十分不好。
玛琳对这种情况感到一种厌倦,就因为是女人,所以她们这些女导演就总得要被这些男人压制吗?她是这样,克莉丝(《肥皂》导演)也是这样,这些人难道就不能公平一点儿的看待这些作品吗?她冷冷的注视着巴尼,感觉这男人真是讨厌极了。
而被她瞪着的巴尼也一脸冷笑,别以为他不知道对方打的什么主意,玛琳·格里斯跟克莉丝·唐森是好友又不是什么秘密,捧闺蜜上位的心思简直太明显!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是柏林电影节不是戛纳电影节,没必要把获奖作品搞得那么苦大仇深的,放轻松。”本届评委会主席夏洛特·兰普林安抚着两个都快要成为了斗鸡的人。
虽然同为欧洲人士,但大多数时候英伦三岛是被独立划分在欧洲之外的,比起欧洲,这个国家更加接近好莱坞,毕竟都是同一个语种,文化思想什么的更加接近一些。所以她很是不理解这两个人之间的斗争到底是怎么来的,即使她演了不少的文艺电影。
“确实,这里不是戛纳,我们没必要把电影当成一种宣泄负面心情的手段,与其单独看一种东西,或许我们应该从电影的整体上来评价一部电影,情感或许很重要,但是如果只有情感的话那么还需要我们做什么呢?那样只不过是电影的倒退而已。”好莱坞的制片人弗莱德·鲁斯圆滑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