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说了一下去哪儿买沙子、水泥和石灰,大概要买多少等等细节性的问题。
吃完了晚饭,柳东睿就找柳光耀说了自家先买砖盖房的事儿。
也算是把砖瓦厂的局面顺势给打开了。
柳光耀自然是不能更同意。
烧一回窑当然不只两万块砖,柳光耀也是有点家底的人,跟着买了一万块砖,盖个三间不带走廊的正房是肯定够了;又让三个生产队的队长统计一下有没有别的社员需要砖瓦的,就这么你三百块他五百块凑了一下,只一队的社员们就能包半窑砖。
柳光耀也没社员们一次
性让出全款,只每户提前出了点订金,时隔一年多,柳河砖瓦厂又准备重新开业了。
柳东睿肩负砖瓦厂的重任,又要出差去买煤矸石,这一回出去介绍信极其的难开,柳光耀亲自陪着去公社,好说歹说公社给开了介绍信,因为要出本县,王明德又派了秘书陪同着,一起去了县委,递上公社的介绍信、保证书以及砖瓦厂的规划书,折腾了好几个来回,县里才同意他外出,而且还不准自己一个人去,县里和公社里各派了一个“指导员”跟他一块去。
柳东睿回来就说:“什么指导员,其实就是来监视的,这是怕我出去传递消息呢。”
可不就是嘛!
但就算是知道,咱现在也没啥好办法,想要办事想要挣这份钱,就只能遵守人家的规定。
当然柳东睿也就是回来跟自己老婆嘀咕两句,有人陪同着去也不一定是坏事儿,断看是怎么处理,说不定打好了关系,县里的消息咱也能及时的知道一点,多少有点用处的。
再说,他并不觉得出去念叨两句这边社员们过的多么苦多么难就能帮着解决眼下的困境了。在同一个市里,大哥跟二弟能差多远?其它公社也不比西阳公社的日子能好过多少。
接下来的日子,柳东睿和林谷雨两个人都忙的脚不沾地。
柳东睿去农机站请了假,拿着介绍信跟两个指导员外出买煤矸石去了;林谷雨则一边给孩子们上课,一边见缝插针的收拾起家里的东西,他们得先搬回老屋去住,等旧房扒掉,新房建好才能搬回来。
别看地方不大,这几年陆陆续续的也添了不少的东西,干活用的工具、吃的粮食、穿的衣裳、用的被褥、自行车、收音机,再加上些零零碎碎的东西,不收拾还不觉得,一收拾还真不老少。
家里大件的家俱、装粮食的缸之类的她就近搬到了柳东方家,她和三个孩子的衣裳玩具什么的要搬到老屋去,柳东睿到时候不知道是住这里还是也搬回老屋,她琢磨着要不要给他在这留下一张床······
三天后,柳东睿带着一大卡车的煤矸石回了村子,还捎带回来一个崭新的蜂窝煤炉子以及两麻袋黑煤。
蜂窝煤路子在城里估计才刚刚
开始普及,林谷雨别提多喜欢了,趁机给大灿和二灿普及日常知识:“现在用不上,等到冬天就知道它多好了,一整天热水都不带断的,不但能烧水做饭,还能在炉子边上烤馒头烤饼子吃。”
大灿二灿听说在这么个一块铁皮箍成的小圆柱型玩意儿上能烧水做饭,而且还不用往里添柴火,非常的兴奋,围着炉子东摸西看觉得非常的新鲜,还叫了自己的小伙伴过来看这个稀罕玩意儿。
孩子们忙着琢磨新鲜的铁皮煤炉子,她和柳东睿则正式的开始忙活了起来。
柳河砖瓦厂的砖窑李开始冒出阵阵白烟,家里大件小件的东西一点一点的挪了出去。
七天之后,砖窑厂又顺利的烧出了今年的第一窑砖瓦。
林谷雨带着三个孩子搬回了老屋,柳东睿不知走了谁的路子,从现成的水泥厂买了十几袋水泥,又从周湾大队那边低价买回来一大堆的河沙,很快建新房的材料就筹备齐全了,只等柳文元翻翻老黄历,定下一个适合破土动工的良辰吉日。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