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7 章(1 / 3)

“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

西汉时空当中,汉宣帝刘询却是指着镜面对着太子道:“如此,可懂?”

儒皮法骨,我汉家从来就不曾真正的将百家废弃,不过是在将儒学提升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同时,保留诸子百家之学。使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糅杂并用。

太子摇头,而后点头。看着宣帝看似温和的面色,终是将口中那句我觉得董先生所说的其实并没有错给咽了下去。对着宣帝道:

“儿臣谨遵教诲。”

汉家自有制度在,从高祖刘邦到文帝、景帝、武帝等诸位天子,单纯就某些方面来说都可以算得上是刻薄寡恩之辈。

昭帝在位时间太短且朝政多为霍光之所把持姑且不言,宣帝本人虽生长于民间,但亦非是心慈手软之人。在施政方面,更多采用的是刚柔相济的风格,霸王道杂之。只是太子受儒家之影响甚深,总想着纯用德政仁政,用道德来治理天下,而不施刑罚。

此前,太子便曾劝诫宣帝,应当选用儒生来治理国家,遭到宣帝训斥。

只不过,南园遗梦,故剑情深。

太子不仅仅是太子,还是宣帝于民间之时,同原配许平君之所生下。而不管是政治作秀还是真情实意,宣帝的道德水平俨然要比几位先辈们高上那么一线。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宣帝其实并没有废太子的打算。

但现在,看着太子看似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盯着镜面,实则有些不认同的表现,宣帝不由得于内心中再一次思索:

将汉家天下交予太子,真的可以吗?

始皇帝灭灭六国,从物理意义上建立了大一统。

汉武帝表章六经,开阐圣贤之学,则从精神上建立了大一统。

自此以后,神州大地上的所有统治者,所有有意于天下的存在,都将目光盯在了那个九五至尊的位置上。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如果不夺得整个天下,那么又如何称得上什么雄主,算得上什么雄才大略?

所以从一开始便不是儒家思想选择了汉武帝,而是汉武帝选择了儒家思想,选择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之说,以及大一统、三纲五常等。并且将其伪装起来,同法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一条具有汉家特色主义的道路。

因为要统一思想,所以汉武帝选择最合乎他心意的儒家学说,并且将其装点出来,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代表。但又因为儒家思想的局限性,完全的以儒治国并不可取,所以还需要法家思想相杂糅。

甚至于在这个过程中,还保留了诸子百家的学说。

但这道理宣帝明白,太子却并不明白。又或者说,思想观念与性格已经形成,再难做出改变。

固然同死去的原配之间再如何情深,但宣帝亦不得不承认,太子做为汉家天下的继承者,或许并没有想象之中的合适。

只是宣帝既然叫太子一起前来观看这圆镜之中的画面,自是还存着父子之情,想要看看,是否能将太子的观念扭转过来,可谓用心之良苦。

圆镜之中画面还在继续。

折剑黄沙,天地广阔兮,茫茫大漠之上,汉军旗帜飘扬。

又有青年手持符节,走过长安闹市,走过苍茫大漠,渺渺黄沙。

从春到夏到秋再到冬,直到青丝白发,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角声扬,号令起,羊群奔跑匈奴人仓皇逃窜。烈酒洒下,游子回到了故乡,将士马革裹尸而还。

【选明将,讨不服】

【外则奋扬威怒,武义四加】

汉武帝时期的名将大家都不陌生,不管是娶卫子夫所带来的帝国双璧,SSR武将卡卫青、霍去病,还是叫后世无数文人为之扼腕的李广,都是在这一时期大放光彩。甚至于张骞之所以凿空西域,最开始的政治目的也不过是刘彻为了联合大月氏进行灭胡,剪除匈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