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周皇上不信, 大可以当众考考他。”
涂察克自然是看出了宣和帝的顾虑,立刻就笑了起来。“我们雅砻人本来就生得体型高大, 大周皇上陛下万万不可以以貌取人。”
这意思可不就是在说,他们大周的人生得矮小?!
满朝文武听完了涂察克的话之后,纷纷皱起了眉头。
涂察克的这句话,听在大周人的耳朵里, 那是怎么听怎么别扭。但是,作为外族人,涂察克或许本就没有那个意思, 只是随便用了个自己觉得差不多的词罢了。
本来雅砻人对大周的文化就没有那么了解,正如墨珣对雅砻那边的风土人情也是知之甚少一样。就算他们说话再不好听,那想来也只能被当成是无心之过了。
若是明知雅砻对大周的文化并不了解, 而大周再上纲上线的话,那反而就显得大周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没有容人之量了。
墨珣此时自然也不好评判涂察克究竟是不是故意的,但是宣和帝如果现在完全不予理会, 那大周的面子也就丢了。
果不其然, 宣和帝立刻笑怪道:“来使的意思是,我大周人与你们雅砻人相比, 身形太过娇小?”
涂察克听到宣和帝这么说,当即意识到是自己言辞有误,这就赶忙出言告罪。
此时,宣和帝才不痛不痒地说上一句“不知者无罪”, 这就将话题揭了过去。
然而刚才涂察克所说的, 要让大周挑出一个文臣来同他们雅砻的文官比试, 这事儿就揭不过去了。
尤其是,涂察克还再度提起了此事,那宣和帝若是再不应反倒像是怕了雅砻一样。再者,此时正是在大周的国都,若是宣和帝从这满朝文官中尚且挑不出一人,那可当真是颜面扫地了。
宣和帝沉思片刻,却也不能置之不理,这便召了吏部尚书上前来询问。
首先,年纪太大的就算了。
本来文官在武艺上就比不得武将,雅砻那个文臣瞧着正值壮年,大周这边自然也不能派个老臣上场。而且有些武将转作文臣,但时间一长,疏于锻炼,恐怕也拿雅砻的使臣没有办法。
挑也就只能挑年轻的。
其次,最好是从宗室、官学,或是国子监里出来的。
宗室的子弟虽说不乏“混世魔王”,但从小也被拘着习武。哪怕是些花架子,那也比一些只读圣贤书、通过科举走进仕途的官员强。官学和国子监亦然,本来教学项目中便已经包含了骑、射。
宣和帝不可能记得文武百官都擅长些什么,但吏部尚书则不同,这些事他理应了解清楚才对。
吏部尚书在听到涂察克说话的时候就已经在思考着究竟哪位文臣合适了。
涂察克既然能说到文臣,刚才恐怕已经观察过哪些是文臣了。就算涂察克不清楚,宣和帝怕是也不会在这种时刻以武将替代文臣,来欺骗雅砻使臣。
“父皇,不若就由儿臣应战?”五王爷这就从刚才雅砻使臣放出话来的时候就已经想要起身了,但却苦于没有机会。毕竟那几个雅砻的武将瞧着却是孔武有力,两边在体型上的差距就不小。而这个被涂察克称作是“文臣”的人,虽然看起来也是个彪形大汉,但确实比刚才那些武士来得儒雅一些。或许正如涂察克所说,他们雅砻人生来如此,这也并不能意味着,所有的雅砻人都习武。
宣和帝倒是没料到老五这会儿会自己站出来。但宣和帝不了解他所有的臣子,难道还不了解自己仅有的几个儿子吗?更何况,之前朝臣逼着他立储的时候,他就已经从朝臣们的口中和奏折里头,仔仔细细地将自己所有儿子的优缺点都了解了个透彻。
宣和帝之所以册封五皇子为“周行王”,却是取自《诗·小雅·鹿鸣》的“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周,至;行,道也。也就是“至诚至善之道”的意思。也就是说,他这个儿子,其实是个良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