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教授不喜欢辩解,点头默认。
两波人就此分开。
叶曦跟着恩师来到实验室。
周教授只是坐在一边,只要不违背操作,一切的实验都由学生自己把控,她对她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信任。
*
叶曦深呼吸一口气,开始做准备工作。
这里是她的舞台。
她有轻微强迫症,虽然收尾整洁工作上个离开的人已经做过,但习惯把一切程序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的她,一边清晰或擦拭工作台与某些仪器设备。
把资料与笔记本全部摊开摆放整齐,再把自己的衣服装备套上,在这过程中,她的态度虔诚无比。
一切备完全后,叶曦深呼吸三口气,对周教授点点头。
她开始用各种方法小心翼翼处于原材料,比如让某些微粒变得更小等,或者配置原始材料。
*
不得不说,北理大学的设备资源非常的不错,除去有国家的教育补助,还有一些国企或知名企业拉的赞助。
北理大学是华国国家级重点院校,这里的资金研究项目,比三四流学校多很多,所有设备也是纯一流的。
把实验室清理干净后,叶曦用镊子取出一些的普通新材料与复合新材料,这些并非普通人接触的那种陶瓷或金属,而是已经经过工业处理后的材料。
这些材料都不算稀有品,是她从周教授手里花钱买到的。
都是钱。
对她来讲,非常贵。
在工业区域中,材料研究是最花钱的领域之一,比如开发一种航天领域的高级钢材,国家投入基本都是以亿美元作单位。
非常耗钱。
但是,材料领域的研究是整个工业科学所必不可少。
比如对发动机的研究,限制国内发动机深研究的非技术方面,最重要的是研究更耐高温的材料。
在这个方面,美国与俄罗斯比较强,类似于单晶高温合金,美国对此高温材料的研发已经到达了第四代,这是他们航天领域最成功的原因。
华国对材料的研发并不是很晚,七、八时年代已经开始,小有成就,但比起欧美国家还是差一大截。
叶曦有听过后世高级钢制作的公开课,但她此刻没有钱去搞科研,别人也不会相信她有五层把握,制作出单晶高温合金前两代。
现在,她只能从最简单的耐高温材料作起。
她最先使用的是陶瓷透波材料——Si3N4,这个具有高的原子结合强度的陶瓷材料,在高温下几乎不变形的稳定结构,是催化剂的基础。
第二步,把几种镁各合金压制成各圆形的金属片……
周教授静静观看她的动作,面上平静,内心波涛汹涌,她震惊得身体都有些颤抖,叶曦的基本功简直扎实的不像话。
她对于材料的基本性能与运用,绝对不是简单科技理论学习可以做到的。
尤其是那种实验操作手感,除去一开始的有点生疏外,到最后像是一位做几十年的老手,还有她一种处理材料的手法,是她也没有见过的,竟像是全然创新。
她非天才,
鬼才是也。
周教授在震惊。
叶曦连配料手段都有,别说研究生博士生,跟教授是真的有一比,之前的实验对叶她来讲,真的是大材小用。
把原材料处理完后,配置催化剂,叶曦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金属两块金属圆片上涂覆上催化剂与钨材。
再加热至两千温度以上,最后若是基础材料与催化剂中间形成5微米以下的熔层,即她想要的复合材料。
但叶曦还是失败了。
首次制作钼钨固熔层复合高温材料,共浪费的材料约7500人民币。
鬼才又怎样?
她超级缺钱的。
*
实验失败后,叶曦一点都不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