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庆殿中百官就坐,正寻思李家的事儿,忽然又是一道响亮的大嗓门,把群臣吓了一跳,些许年纪偏大的臣子都要骂娘了,这都第二次了,有完没完?
众人回头看去,却见宫殿犄角旮旯的圆柱后,京辅都尉公孙明站了起来,表情庄严肃穆,模样和准备死谏的齐星涵差不多。
众人不由一愣,公孙明这种小角色,往长安城扔块石头能砸中七八个,平时话都不敢说,现在是唱哪一出?
许世子刚正不阿、心怀万民,乃国之良才,不当受此罚……
嗯,听起来是要给肃王世子申冤。
这措辞还挺有水准,方才圣上还在和齐星涵讨论何为‘良才’,现在就给用上了。
不过朝堂上说的每句话、每个措辞,都是要承担责任的,你瞎拍马屁把‘良才’扣在许不令头上,结果说不出个一二三来,这辈子都别想在往上走了。
群臣虽然莫名其妙,不过朝堂上无论官位高低,发表意见都不会有人制止。若只有三公九卿才有发言的资格,朝堂岂不是成了门阀望族的一言堂。
坐在前方手持酒杯的许不令,暗暗察觉不妙,可他摸不清公孙明的意图,还不好表态。
陆夫人也有些慌,不明白为什么半路杀出个公孙明。
方才许不令的表现已经很好了,成功把为民除害的好名声,弄成了‘举止过激,得理不饶人’的莽夫形象,可别再被公孙明洗回去。
只是即便是藏拙,也不可能满世界喊‘我是猪’,让人看出来藏拙那还藏个什么拙。
因此陆夫人还不能制止公孙明给她侄子辩护,表情上还得做出感谢的模样,期待公孙大人仗义执言,许不令‘沉冤得雪’。
宋暨听见大殿中有异议,便暂且停下了对李家的安抚,抬眼望向宫殿角落:
“公孙明,到殿前来叙话。”
“诺!”
公孙明正衣冠,提着袍子下摆大步走到宫殿中央,抬手行礼,动作沉稳大气又行云流水,不少在朝堂上站了几十年的老臣子都看的自惭形秽,这是在家里练了多少遍啊!
公孙明在殿前站直,文武百官、夫人小姐、世子王侯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他身上,却无半点怯场,坦然以对目不斜视,朗声道:
“圣上!臣私以为,许世子所作所为皆是为了长安百姓,未曾有过错之处,不当受禁足一月之责罚。而且当赏!”
诸多朝臣微微蹙眉,谁都知道许不令初衷是好的,可后面行事太过激。即便有赏有罚,李宝义儿子死了可还在这儿哭着,要赏也不可能现在赏啊。
因为三首诗词自闭许久的齐星涵,此时总算恢复了些,平生最看不起臣子巧言令色拍马屁,便起身开始发表意见:
“许不令初衷是为了百姓不假,但无圣上特许而先斩后奏、将人头抛在李家府门外,举止实在过激,圣上稍作惩戒也是希望许世子修生养性,并无不妥之处。”
公孙明安静听完,对眼前这位连天子都头痛的言官没有丝毫畏惧,沉声道:
“在微臣看来,许世子德行远超同辈,已经能让在场诸多臣子汗颜,只是虚怀若谷为人谦逊,才没有辩解罢了。”
齐星涵一愣,摸着胡子轻轻蹙眉:“公孙都尉何出此言?”
公孙明一挥袖子正要开口,坐在旁边的许不令,先是咳嗽了一声:
“嗯……我在西凉边关野习惯了,做事确实欠缺考虑。公孙大人要实话实说,对错是非,自有诸位大人评价,勿要讹言谎语来为我辩解。”
这个‘实话实说’咬的很重,提醒公孙禄不要乱扯给他扣高帽子。
王侯将相都在场,许不令也只能这么说,总不能来句‘你闭嘴,我没有’。
公孙明抬手一礼,表情依旧庄严肃穆:“世子放心,我公孙禄为官一生,眼中从来揉不得沙子,绝不会以模棱两可之言玷污世子的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