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原本只是经营一家小小杂货铺的人家,十六年前,郑氏因为无意间见了当时风华正茂的元老爷一眼,被他年轻俊美的仪表及堂堂县令的身份蛊惑,要死要活退掉了原本的亲事,并想方设法成为了元老爷的妾室,再后来,原配蒋家女病逝,元老爷无意续娶,于是她就凭借生了一个儿子的功劳,被扶正成了继室。
因为这个,郑家也成了元老爷正经的岳家,多年来打着元老爷的名头,生意越做越大,成为了乐安县的首富,郑氏的日子自然也越过越好,当年瞧不起她的,如今都不得不奉承讨好她。可郑氏万万没想到,往日里脾气不好,但也从不曾刻意针对她的元蘅,也不知吃了什么药,跟疯了似的三天两头跟她作对,随着元蘅的针对,她的好运仿佛也到了头,娘家败落、元老爷不喜,连女儿也连番受到元老爷的训斥。
而今日,元蘅堂而皇之地对着芷兰发难,郑氏原本以为能以此获得元老爷的怜惜,却没想到,元老爷不但没有怪罪元蘅,反而将气撒到了元芷兰头上。郑氏摸不透元老爷的心思,却本能地感觉到了不妙,见女儿已经忍不住要跟元蘅吵起来,她连忙拉住女儿的手,训道:“够了,快别说了,还不快向你姐姐道歉!”
元芷兰却不明白郑氏的一片苦心,她不甘道:“我也没做错什么,我不要道歉。”
话音刚落,却被一声暴怒的厉声吓了一跳。只听元老爷沉声道:“够了!跟你姐姐道歉,以后再也不许打探你姐姐那边的人!”
元芷兰不敢置信地看向她爹,她没有想到,一向表现得很疼爱她的元老爷,在这种时候竟然会偏向元蘅,她满心不服,可在这样的时代里,同时是一县之长与一家之长的元老爷,就是绝对不容违逆的存在,而她又不像元蘅那般拥有母亲留下大笔财产傍身,压根不敢正面得罪他。
心里委屈又不解,然而在元老爷的目光下,她只能站起身,朝着元蘅行礼道歉,只是低垂着的头颅下,一双平日里怯弱可怜的杏眼里却满是不忿。
她却不知道,她越是不甘愤恨,元蘅就越是高兴,她瞟了一眼不甘不愿的元芷兰,懒洋洋地坐下,道:“既然你都赔礼道歉了,我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这事儿就翻篇了。”
元老爷见元蘅不再像方才那样剑拔弩张,他的面色也缓和下来,对元芷兰道:“这样不就好了?你姐姐并非对你有恶意,她只是心直口快,你作为妹妹,本就应该敬爱她。”
这叫心直口快?这明明就跟只横冲直撞的螃蟹一般,看谁不顺眼就冲上来一通怼,怼完还要别人给她赔礼道歉!郑氏和元芷兰满心不甘,却也只能皮笑肉不笑地出声附和,勉强和元老爷一起维护这个家表面的和谐。
不过尽管如此,元老爷看向元芷兰的目光依旧有些不满,“念你年纪小,你姐姐也原谅了你,这次便不再罚你。今后去了京城伯府,可不能像在家里一般放肆,要是让你祖母知道你一个姑娘家随意去打听一个男人,只怕要打断你的腿。”
“去京城伯府”的这句话,一下将众人的注意力转移开来,元芷兰双眼一亮,似乎也忘了方才的争端,笑着问元老爷,“爹你说得是真的?咱们真的搬回伯府了?”那岂不是说,以后她的目标,就能转变成京城的那些青年才俊?
元老爷多年来郁郁不得志,此番好不容易接了个仿佛天上掉馅饼般的差事,自然也是高兴的,提起这事儿也忍不住露出了笑容,他点头道:“不错,日后住在京城本家,你可要谨言慎行。”又对郑氏道:“你前几日要给蘅儿定的亲事也一并推了吧,京城里多的是青年才俊,到时候再好好挑挑。”
京城的忠毅伯府,是元家本家,元老爷与本家的关系并不算和睦,这么多年也只回去过几次,还都是去给老夫人贺寿。郑氏午时去送饭时见元老爷满脸喜意,就知道这次入京与以往不同,但真正听到元老爷说一家人要搬去京城住,还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