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加之卢植临终托付,虽有人不满荀彧资历尚浅,可等荀彧能力展露出来,议论声渐渐消下去。
阿史对这位荀别驾比较亲近,又有敬畏,加之刘意嘱咐她的事,一来二去她和荀彧熟上。
刘意对此不做表态,阿史是得找个老师好好学,可惜她不能做那个老师。
听了阿史所述,荀彧将整理好的书文交给刘意。临走前阿史见荀彧忙着批改公务,不知出何念头,劝了荀彧一句。
“别驾切莫操劳过度,长公主也不希望别驾如此劳累。”
当然了,刘意的原话是文若天天熬夜,他头不秃吗?
两人心知肚明刘意的毒舌,荀彧笑着应下,待阿史走后,荀彧望着手下一份公务,忽然生了懈怠之意。
卢公……
阿史回来时候刘意已经起床,横竖没有外人,刘意穿着亵衣在屋里走动,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
“公主。”
刘意接过文书,看完后和阿史抱怨,“我一闭眼就是戏志才,烦都烦死了。”
阿史忐忑不安问,“公主不喜此人?”
“不是。”刘意站起来又溜达了几圈。和阿史形容,“他这人怎么说……”
说到她心坎处了。
刘意又重新坐下,有气无力让阿史帮忙更衣,“事分轻重缓急,先议幽州之事。”
准确来说是刘虞之事,于私讲,这位是她叔叔还是伯伯?算了,反正都是好亲戚。于公说,幽州被公孙瓒拿下,她是真的腹背受敌。
到了营寨,麹义他们已在等候。刘意盯着地图,刘备先前是公孙瓒的人,对幽州比其他人更了解,他比划着上头的区域,很不幸的。即便刘虞没被抓,幽州大部分也是公孙瓒的。更别谈从渤海那边延伸过去的领土。
北方近三分之二都在公孙瓒手中,相比之下,刘意的冀州还和袁绍对半分。
所以不奇怪大伙不好看刘意。
她目光移到边上,“并州如何说?”
并州出身的关羽摇头,“乱。”
并州何止一个乱字能说完的。早些年和鲜卑打仗,丢了一部分地盘,其后数年没收回,乃至平定后,重新划分领域,这块地都不算自家的了。
加之太行山天然地势,找个山谷就能自立为王,没事家里蹲,有事去骚扰乡亲。打游击战是最头疼的。
天下大乱后,本就乱的并州更乱了,好几个郡独立。胡人汉人混居,不知道谁感染谁,总之个个民风彪悍,要打架随时能拉出一支骑兵来。隔三差五造反,丁原被吕布所杀后,接下来派去的刺史没一个活下来的。导致这块直接成为无主之地,没人要,也没人敢要。
荀彧倒是说了一人,“河内张杨有仁义之名,只是并州非他一人能力挽狂澜。”
谁要是能拿下并州这块,逐鹿中原不在话下。
并州暂时不谈,若要救刘虞,要不就是正面和公孙瓒开打,一路碾压过去。或者奇袭,带精英人马,从太行山那边偷溜过去。只不过太行山一带流匪,胡人,起义军比比皆是。就怕还没见到刘虞,人马就折在太行山里了。
麹义站在刘意身边,从刚才起就一言不发。
他没刘意那么多顾忌,单纯从军事角度讲,从敌人后方救一个人质,十分不划算。
麹义不想救。
这话他也不会说出口,只等刘意下文。荀彧从政治角度劝刘意,“公孙瓒与刘太尉虽有龌龊,然刘虞乃汉室宗亲,又深的幽州百姓爱戴。公孙瓒一时不会对刘太尉下手。”
就像袁绍和刘意打仗,就算刘意打输了,袁绍也不会杀了刘意。相反还会厚待刘意,做个漂漂亮亮的吉祥物。
她和其他人做好大方向,剩下的军事行动就交给麹义。
麹义的方针是打,和袁绍打。
公孙瓒虽答应援助袁绍,然兵行只慢不快,骑兵再快也要跟着步兵,而且你跑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