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 苏老太和苏老头成功了, 偷偷把孙子丢到了李家的门口,一路上没人发现, 不敢留在李家村,能拖到越晚发现越好。
只要闺女找不到丢了孩子的人家,就没有办法。
都想好等四妹养个几天,就不怕她不心动。
儿子跟闺女能一样吗?
这还多亏这几年苏四妹都没回过一趟娘家,没看见过小侄子, 当然苏老头还做两手准备,要是孙子让送回来了,就让婆娘找一些不能生孩子的吃食。
苏老头还训练了一下孙子,给东西吃,让孙子看见人就叫娘。
两老都幻想着孙子以后就是城里人, 想到日后,就把真相告诉孙子,说不定还可以接他们去享福。
还商量好,让儿媳妇回娘家住一段时间, 对外就说, 带着孙子回娘家住了。
李家门口。
让爷奶丢下的苏大宝老实地坐在门口,等了很久, 都没人过来,他都等饿了。
东张西望,就是没看见爷奶,差一点就忍不住哭起来。
哪里知道李家人不是上山, 就是在学校。
李寡妇带着狗蛋和黑娃恨不得都住山上了,天晓得去了京里,能不能买到粮食。
而朱晓丽等人还在想方设法给自己男人收拾东西,希望他们除了看书,啥都不用管,恨不得饭都送到男人嘴边。
老校长还是寄完信,告诉胡家,他可能过一段时间会回去。
然后慢悠悠回了家。
其实老校长是恨不得上山帮老婆子摘茶叶,想着他的宝贝茶叶,多少人想喝都喝不到。
忍不住就是一乐。
这几年,他跟家人渐渐地联系起来了。
在乡下,大家都认为他在吃苦,这不,受不了苦头,还不是娶了乡下人。
还不是想着有人照顾。
至于人参,又不是老校长的,就是个中间人而已。
就是亲哥都来信表达一下同情之意,还说早知道这样,不如回去,乡下能有什么好家庭。
胡家人其实对老校长娶什么人,都不以为然,可就是这没放在心上的乡下,一次又一次打破他们的印象。
老校长解释了多少次,都没有人相信。
直到送了亲爸和亲哥一两茶叶,还不是最好的那种,马马虎虎,几十年的野生茶树吧,还有十几颗几百年份的茶叶,当然茶叶产量比较低,有一颗估计五百年不止的茶山,说老婆子都不卖,专门留下来给他喝。
跟家人炫耀。
他在乡下真是苦得不得了,天天都只能吃野味,两三天去大饭店吃一顿,至于下地干活,不存在的。
他和李寡妇成家以来,李家都不去挣这个工分。
末了还问觉得茶叶怎么样,要是想要的话,拿钱来买。
老校长还小心眼地隔几天写信一次,写的都是吃的。
气得胡老吹胡子瞪眼,这是亲生的儿子吗?
这是在乡下的生活吗?
咋比他吃的还好。
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他看这儿子也差不多。
骂不到小儿子,就骂大儿子,然后又眼巴巴地写信要小儿子把自己吃的东西,都准备一份。
胡家的伙食突然变好,还得辛辛苦苦瞒着某人,编个老友有门路,弄来的。
不管大家信不信,反正胡老就是这样解释的。
背地里的时候,骂小儿子死要钱,不孝子。
对小儿子娶了什么女人,都好奇起来。
可惜见面不了。
经常让亲爸招回来挨骂的大儿子,已经不想说话了,然后偷偷问弟弟,能不能别告诉爸,他也想要送一些给亲戚朋友。
特别是他丈母娘家,就一个闺女,嫁给了他,还落不得好。
老人需要吃好一点。
谁都不傻,现在就是有钱,都不一定买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