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痕迹,笑道:“奴见天色都黑了殿下还没回来,大约是给陛下赐了晚膳,正想要不要派人去问一句,就见您回来了。”
“去书房。”穆明珠简短道:“不必备膳。”
樱红忙应下来,不敢
多问,送穆明珠入了书房,为她点亮了灯烛、罩好了熏香,悄悄看一眼书桌前出神的公主殿下,便无声无息退下了。
碧鸢已穿好了衣裳,见穆明珠回来就去了书房,便在园中修剪花木,等到樱红走过,才悄声问道:“怎么样?”
樱红摇摇头,低声道:“殿下什么都没说——瞧着是在思量什么大事呢。”
碧鸢自认为于“大事”上帮不上忙,便低声又道:“可说了想吃什么?”
樱红摇头,轻轻一叹,道:“说是不必备膳。”
公主殿下说不必备膳,但岂能真饿着公主?
两名大侍女便蹲在花木底下,商量着公主殿下的晚膳要怎么安排,而在讨论晚膳的过程中不曾言明的,乃是二姝对韶华宫未来的担忧。
书房中,穆明珠出神了半晌,面前摊开的雪白信纸上却仍未着一字。
给齐云的这封“请退婚信”,比她预计的要难写许多。
长江分别之前,齐云曾告诉她,今后若有密信,需另择人马传递。
在没有绝对安全的传信通路之前,她不可能明面上给齐云写一封“请退婚信”。私底下再写一封密信。
她写给齐云的信,多半都是要经母皇过目的。
她也想过在发往扬州自己人的信件中,夹带给齐云的密信,再经扬州转到上庸郡。但是这个想法很快就给她自己否决了。
现在她从韶华宫中发出去的信,甚至是练字时写废了的纸,恐怕都要经专人过目,另写密信只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那么……如实写?
穆明珠握着墨笔,仰脸望向窗外深蓝色的夜空,终于拿定了主意,低头慢慢书写起来。
这封信写的并不畅快,几乎是每写一两句,她便要停下来思量片刻,可谓字斟句酌。
因这一封信不只是要给齐云看,很可能还要给母皇看,而这一封请退婚信既要让母皇释疑、还不能让齐云脱钩,本就是两重矛盾的目的。
直到子夜时分,这一封长信才算写完。
穆明珠呼出一口气来,揉了揉发酸的手腕,搁下了
墨笔,通读一遍后,抬眸望向窗外的夜空。
她灭掉了书房中的烛光,便见满天繁星闪烁。
若在从前,她不用等看到齐云的回信,便能猜到他的反应。
但是现下,她想起在江北孤舟之中,少年同她道别时的冷峻侧脸,忽然有些算不准他的回应。
不过若是一局棋,起手便能看到结局,也就少了许多趣味。
穆明珠勾了勾唇角,借着月光,封起了那封写给齐云的“请退婚信”。
第二日,韶华宫“解封”的消息便传开了,昨夜还担心不已的樱红、碧鸢等人脸上也都有了笑影。
此前樱红、碧鸢等人在穆明珠面前也笑,但那笑更像是为了让穆明珠安心,虽然心中担忧却还要做出笑模样来,现下的笑容却是真心实意、有了轻松的意味。
韶华宫开了正门,没想到第一个来探望的竟是小郡主牛乃棠。
皇帝解除韶华宫的禁令,却不好单独下诏书,因此夜里见执金吾牛剑之时,便透漏一言半语,“朕今日见了明珠一面,倒是已经大好了。公主养伤无聊,乃棠若在府中无事,不妨入宫陪一陪公主。”这是通过身边近臣的举动,来释放皇帝的态度。
牛乃棠此来,正是告诉建业众人,韶华宫的禁令解了。
韶华宫的寝殿内,穆明珠歪靠在床上,懒洋洋打个呵欠,看着有些局促坐在床前圆凳上的小表妹。
“姐姐,你还认得我吗?”牛乃棠小心翼翼道:“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