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登基之后,作为从龙之臣的贾敬,反而更低调了。从不与人争权夺利,也从不居功自傲。若是与东宫的旧臣有了分歧,要么以理服人,要么退避三舍。
旁人见了,只赞叹他谨慎,会做人。可只有贾敬自己知道,他到底是为了什么。
老圣人之所以会这么快就退位,少不了他在暗地里搅风搅雨。当初太子将这件事托付给他是一个原因,他自己怕节外生枝也是一个原因。
行百步而半九十,做什么事都有功亏一篑的可能。
他不敢赌!
所以,他不但做了,还算是主动做了。还是太子的圣人只是暗示了他,并没有要求他什么,就算说破天去,也只能是他贾敬擅自揣摩上意,跟新没有半点儿关系。
圣人还是太子,自然会感激贾敬,觉得得臣如此,夫复何求。
但如今,太子已经是圣人了,他和老圣人毕竟是亲父子,老圣人除了恋权之外,也没有什么对不起他的。
如今,圣人已经大权在握,而老圣人已经中风瘫痪在床,对圣人已经没有任何威胁了。
他们胜负已分!
自然而然的,圣人就会渐渐忘掉老圣人的种种不好,重新找回父子之情。
这个时候,贾敬这个导致老圣人瘫痪的祸首之一,自然也就成了圣人心里的一个疙瘩。
圣人心里该是很矛盾的。一方面,贾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另一方面,那受害者的确是他的父亲。若是贾敬胆敢有半丝以此居功的意思,圣人立时便会恼羞成怒。
因为,这无异于是在提醒他:当初一心想要致老圣人于死地的,正是他自己!
说起来,贾敬还要感谢三皇子。若不是他最后来了那么一出,加速了圣人的中风,贾敬就不止是担负一部分责任了。
有像贾敬这样谨慎低调的,自然也有一朝得志,便找不着北的。贾敬只是冷眼看着,在朝堂上甚少出头,每日里按时下衙,回家也只专心过问一双儿女的课业而已。
而且,他觉得,自己的子息还是太单薄了,若是能再有一子,兄弟二人相互扶持,真是再好不过。
当然了,前提是别想史氏一般,把好好的同母兄弟,挑唆的跟仇人似的。
随着贾珍一日日长大,贾赦也终于在张氏的督促下,中了个进士。贾代化是老怀大慰,又和贾敬提起来,想让贾珍也科举入仕,使贾家彻底改换门庭的事情来。
但据贾敬观察,贾珍虽然也喜欢读书,但他只喜欢刑律一类的书籍,对于科考所用的四书五经,全然没有半点儿兴趣。
熟读刑律并不是不务正业,贾敬并不想拘束他,就婉拒了贾代善。贾代善十分惋惜,但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把精力用在了督促贾政上。
这让贾政苦不堪言,偏偏有了贾赦珠玉在前,史氏就是想帮小儿子,也没有什么借口。
好在贾赦的长子贾瑚出生之后,贾代善的精力被长孙夺走了大半,这才给了贾政喘息知机。
再然后,贾政的长子贾珠也出生了,贾代善就懒得管这个不成器的次子,准备把希望放在孙子身上了。
而贾珍则是每日里跟着苏长枫出门,见识一下市井人情。有时候,碰见了平民百姓有争执,他也会上前帮人家解决一下纠纷。
因着他穿得好,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平民百姓在他面前不敢撒泼耍赖。而他又熟读律法,判案有理有据,还懂得兼顾人情。
渐渐的,许多百姓都很信服他,有了分歧也不再聚众争执甚至大打出手。而是专门等到他出门闲逛,求到他面前,让他给评理。
倒了贾珍十五六岁的时候,贾敬的好友顾桓之已经官居刑部尚书了。他很欣赏贾珍,又见贾珍没有考科举的意思,便在一次和圣人闲聊的时候,把贾珍市井断案的事当成闲话,说给圣人解闷了。
圣人当时听了便有些惊奇,只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