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夏天过去, 顾城手里赚的钱和安馨做发带赚的钱,加起来有一千多了。顾城手里有钱,就打算在镇上开个店。一来每天来回太耽误时间了,二来顾安馨在镇上的初中读书, 他去了镇上也可以照顾安馨。
“三叔, 我要在镇上开个小吃店, 打算招个人帮忙, 您看怎么样?”
“什么?开店?”吴三叔惊讶的手上在编的草席都掉下来了。
顾城每天都要去镇上卖小吃, 他是知道的。虽然他没跟人说他是去干什么的, 但是村子里有人看见了, 回来一说, 全村都知道了。
这两年,大家对个体户的偏见也没那么大了。国家都支持的事情,他们干嘛要去反对。
要是放在头两年,早就有人去跟顾城说去了。
顾城做的吃的都给吴三叔这里送过, 他们一家吃了都觉得好吃。以前哪吃过这些东西啊,吃饱饭就很高兴了。读过书的人就是不一样,做出来的吃食都这么好吃。
顾城:......
可才干了两个月, 顾城就要开店了。这也太吓人了吧。
吴三叔做了几十年的农民,从小见的就是土地, 一年去镇上的次数两只手都数的过来。城里人很多都看不起农村人,他去供销社买东西时,那边的营业员看见他的打扮,都是“哼”一声, 用鼻孔看人。
“阿城,三叔只知道种地,也不晓得能不能做你的活计。”吴三叔有点心动,能多赚一点钱当然好了。
吴三叔知道顾城来找自己帮忙,也是顾城心善,但是他也不能不知好歹啊。帮顾家种地,他是得了粮食的,他也就是平日见了顾城做些重活的时候帮一帮,这些都是小事,算不得对顾家有恩情。万一他做不来这活计,顾城又不好意思辞了自己,他岂不是成了吃白饭的了。
顾城把要做的一些事情说了,吴三叔听了,他都能做,才答应了下来。
顾城是知道吴三叔会做饭,厨房里的活儿都会干,才去找他的。虽然手里有了一些钱,可是他也不能同情心泛滥不是。
吃完饭,吴家两个小子和村里的小子们去捉知了去了。吴三叔和吴三婶夫妻两个坐在院子里乘凉。
“什么?阿城雇你去帮忙?”吴三婶嗓门大,听了丈夫的话就喊出来了。
吴三叔忙捂住她的嘴,“你这婆娘,做什么这么大声音?不怕让人听去了啊。”
“怕什么,这又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情。咱们可是帮了顾家的,又是邻居,和顾家的情分比村里其他人都要深一点。别人听了还能把你的活儿抢了?”吴三婶喜滋滋的,这下子家里可就多了一份进项。
家里有两个小子太不容易了,要攒的老婆本多的吓死人了。前几年,城里娶媳妇要三转一响(手表,收音机,缝纫机,自行车),这两年听说又要电视,冰箱,洗衣机,收音机了。
电视机,冰箱她可见都没见过,就听村长家的城里媳妇说洗衣机可以自动洗衣服,这一听就知道是个好东西,好东西就贵啊。
照这个趋势下去,等她家两个儿子娶媳妇的时候,不知道又要什么聘礼了诶。
虽然他们是农村人,可是她也想给家里的小子娶个城里媳妇。有文化,又能赚钱,多好啊。
顾城比他们也大不了几岁,这就能赚大钱了,想到自家两个儿子,整天就知道疯跑,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吴三叔看着媳妇的脸色变来变去,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愁的,也不知道他媳妇在想什么。
顾城在纺织厂门口不远的地方买下了一间店面,楼上有个房间可以住,楼下就用来开店,后面还有一个小院子,两间平房和一口井,十分的方便。当然这价钱也不便宜,要800块钱。
这家店的老板年纪大了,要搬去市里和儿子住了,干脆就把店给卖了。
也是顾城每天都在这里摆摊,才能早早得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