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认同王导的意见,陶侃温峤也不好说什么了。
庾亮见大局已定, 站出来说来:“苏峻之乱, 因臣征召他到台城当大司农而起, 害得太后自尽,顾命大臣卞壸父子三人皆战死,台城被焚, 化为废墟, 臣请皇上降罪, 赐罪臣一死。”
庾亮这是以退为进,苏峻之乱,他责不旁贷,这个时候与其让被被人弹劾, 不如站出来请罪, 自己打自己嘴巴子, 让别人无处可打。
其实朝臣们也是玩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庾亮并非真的想死。
此话一出,群臣哗然, 纷纷劝道:
“苏峻狼子野心,心有反骨之人, 迟早会反, 国舅无需自责。”
尤其是少年时期的好朋友温峤闻言心下一酸,说道:“我们七个顾命大臣, 卞壸已经战死, 司马羕自甘堕落投靠苏峻被斩首, 七人只剩下五个人,太后又**殉国,皇上还小,台城化为灰烬,建康至少五年才会恢复往西繁华,国舅若死了,谁来辅佐皇上把这片废墟恢复原状?”
温峤厚道啊,之前庾亮防着他,把他排挤出台城,赶到地方当刺史,又写信要他“不能越雷池一步”,结果温峤以怨报德,一次次帮助庾亮。
王导晓得庾亮的计谋,如果他这个时候不开口挽留,显得他刻薄无情,可是如果像温峤那样无条件的原谅庾亮,王导肯定做不到——庾太后曾经窥觊我宝贝儿子王悦的美色!庾亮虽然把我们一家三口送出宫,但是后来找个和我儿子相貌相似的替身送到庾太后床上去了,这样做也不行,当哥哥难道不能好好教训妹妹么。
王导心胸开阔,从不斤斤计较,但是涉及王悦,王导就那么大方了。
王导叹道:“庾国舅的长子庾彬也死于苏峻之乱,英勇战死,庾家为国流过血,怎么能让庾国舅也去死呢。我也失去过长子,因而深知你的痛苦,但是逝者已逝,活人还是要面对现实的,死解决不了问题,活着才可以。”
王导这句话很有水平了,即表明了自己仁德的品格,还能暗戳戳的点明庾亮必须承担苏峻之乱的责任。
你想一死了之还赚的知错能改的好名声?
没门!
庾亮一听,恨不得撕了王导这张嘴!王导用最深情的方式撕毁了庾亮的借口。
庾亮没办法,只得退一步说道:“王公说的对,在罪臣的罪孽还没有赎清楚之前,罪臣不能死,罪臣做错事,就要接受惩罚,皇上宽恕了罪臣的死罪,但是活罪难逃,罪臣自请辞去所有官职,带着庾氏全家归隐山林,任凭微臣自生自灭,如此,方能让天下知道全善罚恶的道理。”
出于孝道,小皇帝当然要挽留舅舅了。这是他亲舅舅,如果真由庾亮自生自灭,他这个皇帝会落下不仁的名声,毕竟庾亮长子战死殉国,太后**殉国,庾氏算是“满门忠烈”。
庾亮为了表现自己赎罪的诚意,不顾小皇帝和群臣挽留,坚决请辞,当天就带着家人坐船走了。
陶侃听到此事,暗自腹诽:虚伪!
王导:矫情!太特么矫情了!
小皇帝很有眼色,知道陶侃和王导都看不惯庾国舅,连忙派了庾亮的好朋友温峤开着战船去长江上头拦截庾家的船只。
温峤说道:“我年轻时好赌,站在赌船上大呼‘卿可赎我”,每次你都用钱给我赎身。我一直记在心里,现在我也来赎你一次,给你面子。你装可以,差不多就行了,别太矫情,过犹不及。“
庾亮抓紧了温峤,却作势就要投江,“呜呜,我有罪,我错了,就让江水洗净我的罪孽吧。”
庾亮实在太能演了。
温峤的胳膊被庾亮死死拉住,庾亮要是真跳,温峤也要跟着下去喂鱼。
温峤火冒三丈:你就是仗着我见不得你死!
温峤是个恋旧情的人,只得配合出演,好说歹说,劝庾亮放下轻生的念头,并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