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最后一天, 休沐日,天气炎热,刘彻不想出去,又没人同他玩, 用过午膳, 跟康熙下一盘棋,睡一觉, 醒来还没到申时。
刘彻不想处理政务, 就命宫人把坐落在花园中的阁楼上的窗户全打开,躺在靠东窗的榻上看满汉两种语言的唐诗。
满语是必须学的,给太后请安要用,巡幸塞外,同蒙古王爷们交流的时候也要用。刘彻不学, 就没法同蒙古人交谈。因为十个蒙古人最多只有一个会汉语, 还说不好。
得知这一情况, 刘彻劝康熙普及汉语。
康熙想同他解释, 牧民日常生活中用不到汉语。朝廷承诺学会有赏,赏的太少也没什么用。他又担心刘彻顺嘴接道,那就多赏点。便跟他说蒙古没汉语师傅, 一天两天也学不会,远水救不了近火。
刘彻知道是这个理, 长吁短叹一会儿,接受现实,继续学满语。
康熙见他学的痛苦, 就让他学唐诗。刘彻不屑学他都不知道的朝代的人写的诗,康熙就祭出李太白。
刘彻看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看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看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顿时来了兴趣,让康熙把李白的诗全找出来。
康熙趁机塞给他一本唐诗,有李白有杜甫,有李商隐有杜牧。刘彻见都写的不错,近日迷上了唐诗。
十四阿哥找到阁楼上,刘彻正闭着眼唱“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是的,他就是在唱。
康熙一开始见他老老实实学还挺高兴,一句满语一句汉语的。不知什么时候,再听就只有汉语,边唱边打拍子,别提多气人。
康熙劝他几句,他书本一扔,不学了。康熙叹气,说不打扰他。刘彻高兴了,背三首唐诗,顶多学一句满语,搞得康熙都想跟他换回来。
见十四阿哥过来,康熙朝他胳膊上掐一下,“别唱,来事了。”
刘彻听到脚步声,以为是奴才。睁开眼看到十四怀里的蹴鞠,“让朕陪你玩儿?”
“不是的。儿子听人说整天坐着对身体不好,就想请汗阿玛出去转转。”十四阿哥顶着天真的小脸,“可是天热,中暑就不美了。后来想到汗阿玛擅长这个,就命奴才买个蹴鞠,儿子陪汗阿玛玩儿。”
刘彻险些笑喷,睨了康熙一眼,在心里说,“你这个儿子不但心眼多,胆子也大。睁眼说瞎话,眼皮都不带眨一下的。”
“你不正好喜欢胆子大的么。”康熙也没想到十四是这样的胤祯。
刘彻噎了一下,书放到案几上,起来伸个懒腰,明知故问,“你我二人?”
“儿子听说蹴鞠要人多了玩才有趣。儿子等一下就去喊八哥、九哥。”十四仰头看着他爹,“儿子没玩过,还请汗阿玛脚下留情。”
刘彻很想揭穿他,再想到自己的目的,便笑着说:“好的。”
“儿子去喊人。”蹴鞠塞给刘彻,十四就往楼下跑。
刘彻把蹴鞠递给王以诚,就令小太监去找太子。
太子换上劲装出了寝室,门口站着一个小孩,穿着灰色童子服,额头上密密麻麻的汗水,显然匆匆换了衣裳跑过来的,“你也去?”
“想去。”弘阳看着他阿玛,扑闪着不像太子,像极了他额娘的大眼,眼中尽是希冀。
太子很想拒绝。而他去踢蹴鞠,又不是议政,带上他未尝不可,“你怎么知道的?”
弘阳身后的嬷嬷解释道,“大阿哥听见皇上的人和殿下说的话了。”
“真聪明。”太子笑了,“走吧。”
小孩咧嘴笑着伸出小手。
太子愣了一瞬,反应过来,无语又想笑,“够得着吗?”
小孩体虚多病,胃口不好,不爱吃饭。以前照顾他的嬷嬷见他不想吃从不逼他,偶尔劝一次,小孩不听,也不再劝,导致小孩的身体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