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还有不停念圈圈叉叉的,一篇念下来,大家愣是没明白到底说了个啥,不过都在猜测那些圈圈叉叉代表什么内容。
终于遇到个念得正常点的,一板一眼,大家伙也听明白了个七八分,俱打听这是谁家娃呀。
第二天,常三保就满村跑,见人就笑得见牙不见眼地说:“啊,昨天是我家小子常明远念的报纸,念得是挺不错的哈。”
“往常这小子就能嘚啵嘚啵说话,上了几天学,说话更有节奏了啊。”
“不错吧,你们也觉得不错吧。”
“我觉得应该是咱们村最好的,不过不能太夸他,怕他骄傲,哈哈哈,这小子还挺行,哈哈哈......”
众人:......
然后村里掀起一股打孩子风潮。
已经念过的,没念好的,被家长打得吱哇乱叫,满村乱跑。
咋地,一样的念书上学,为啥人家常明远就能念得一板一眼,为啥你就是圈圈叉叉又圈圈叉叉。
不打不行!
还没念过的娃娃们也心惊胆战,总觉得家里老爹老娘瞅他们的眼神不对劲,随时要打一顿的感觉。
想打孩子的家长和(棍)颜(棒)悦(威)色(胁):小崽子,你要是敢给咱家老祖宗丢脸,你就等着吧。
孩子们瑟瑟发抖:不就念个报纸么,怎么就涉及到给老祖宗丢脸了。
这天万二海追着打儿子万小龙的时候被李石柱遇了个正着。
李石柱双手叉腰凝视万二海,“万老二,要不你去广播上念念去,给你儿子示范示范,看看你爷俩谁念得好。”
万老二咕哝:“队长,现在大家都打孩子呢,我不打不合适。”
李石柱:“……”
什么破理由!
然后他立刻在村里定了一个规矩:再逮到谁因为念报纸的事打孩子,就把家长拉广播室去播三天。
打孩子风潮立刻消失,改成在家悄悄苦口婆心劝娃要争气。
这么一番折腾后,学校里掀起了一股学习的热潮。
每天的早读,学生们一个比一个来的早,诵读得有板有眼;恨不得把课本上的所有课文都念一遍,把所有的字都学会,省得到时候圈圈又叉叉,回家棍棍又棒棒,啊,不!是唠叨又唠叨。
当天要念的,早早和老师领了报纸,这一整天逮着空子就把选中的文章念上一遍又一遍。
于是夜晚的广播里,孩子们念得越来越流利了,大家也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孩子们念的内容上。
比如南边的那个国家不对劲了,国家又放狠话了。
比如萨瓦迪卡家的农民活在水深火热中了。
比如嘎啦嘎啦国家的领导人来签合作协议了。
比如科学家发明了个了不得的东西,具体是啥东西,有点复杂,反正就是很厉害很厉害。
......
日子一天一天过,孩子们念报轮了一遍又开始一遍,发挥也越来越稳,高小明不紧张了,李宝玲会换气了,赵小兰也知道轻生念了,那谁的圈圈叉叉一再减少……
村民们涨了不少知识,张口也能说两句世界大事,国家大事了。
甚至解家小儿子还能作两句诗了,“啊,土地!你让我们年年丰收吧!”
虽然只能作这两句,但挡不住他还自我感觉良好,觉得作诗太简单了。
古士杰听了,憋着笑鼓励人家,“不错不错,继续努力。”
张军波在编筐之余多了个八卦的兴趣,天天蹲村里听这些有意思的事,听了再拿回家和大家分享。
这期间,李明月已经把家里的两摞报纸都看过一遍,还背了几首小诗,偶尔还能和古士杰关于诗歌的意境什么聊两句。
然后她跟着周珩学会了一套拳,天天练两遍,身体越来越好,脸上的皮肤都开始转白了。
皮肤转白这件事是麦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