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米六万两千斤,大豆三万八千六百斤,稻谷...”
赵家米行,年过花甲的老掌柜,正拨弄着算盘算账,计算着昨日的收入。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昨日中,镇上的居民连带有点闲钱的灾民,一口气就从赵家米行,买走了近十万斤的粮食。
九泉镇上,一共有十一家粮店,除了王家的两家粮店没有营业,其他几家都赚了个钵满体满,少说放出了五十万斤粮食。
“同贵,镇外的灾民怎么样了?”
拨弄着算盘,掌柜的头也不抬的问道。
被称为同贵的伙计,点头哈腰的站在一边,回答道:“掌柜的,我已经看过了,相比昨天,今天又来了好几万的灾民。”
“这是好事啊!”
掌柜的压住手上的算盘,笑道:“哪怕是灾民,手上也得有几个铜板吧?聚沙成塔,今日的生意不见得比昨日差,对了,让你去镇上散布消息,说粮价还要涨,你跟村民们说了没有?”
“说了,说了,不过掌柜的,我们真要涨价啊?现在的粮价,就有很多乡亲吃不起了,更别说外面的灾民了。”同贵说着的同时,注意着掌柜的脸色。
掌柜的一脸冷笑,不以为然的说道:“怎么不涨,人多粮少,谁不涨谁是傻子。再说了,我不是让你去放风了吗,机灵的已经知道屯粮了,傻的,饿死他们也好,傻子还活着干什么。”
“掌柜的,掌柜的,王家的刘全管家来了,说是他家少爷有话要对大家说,让我们派人去王家米仓。”
从门外跑进来一位伙计,气喘吁吁的说道。
“什么意思?”
掌柜的一脸怪异,问道:“王家少爷都请了谁?”
伙计回答道:“请了好多人,镇上各个商铺的掌柜,还有一些有名望的乡老,对了,连下面的各个村落也派人去了,我看到三王庄的刘老爷,也被人请了过来。”
“古怪,这王家要干什么?这几天镇上的粮行纷纷涨价,他王家粮行居然大门紧闭,连生意都不做了。现在又大张旗鼓的,将镇上与各个村落的士绅请来,这是要干什么?”
老掌柜的想不出来,摆手道:“去通知老爷,另外再叫两个伙计,跟我过去看看。”
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类似的事在各地上演。
三大家族,都是王家的管家去请,下面的士绅跟店铺,则是让家里的伙计去人。
一个时辰之后,王家米仓面前,已经围上了几千人。
大家抬头一看,九泉镇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在这,除此以外还有各个村落的小地主,看上去一个不缺。
“卫老板,不知道王家大张旗鼓的将我们请来,究竟是为什么啊?”
“说不好,不过看着是有大事发生。”
“大事?不见得,要是大事的话,我们应该在祖祠门口,可你们看三老根本没来呀。”
“是啊,三老都没来,应该不是大事,我们暂且看看吧。”
下面的人议论纷纷,站在前面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后面才是来看热闹的镇民。
又等了一会,看到人差不多齐了,王旭登上搭好的高台,开口道:“各位叔叔伯伯,乡里乡亲,王旭在这有礼了。这次叫大家过来,不为别的,为了那镇外的灾民。灾民是越聚越多了,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县里的老爷们不想管,我王家却看不过去。”
“什么意思,王家这是要干什么?”
“有点不对劲,这个王家的小少爷,不会是想插手灾民的事吧?”
“没那么不智吧,县里的老爷们,面对这些灾民都束手无策,慌的连城门都关了,他一个小屁孩能干什么?”
听着下面的议论声,王旭站在高台上,轻轻拍了拍巴掌:“大家安静一下,听我把话说完。”
议论声渐渐平息,大家不是给王旭面子,而是给王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