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35 章(2 / 3)

翰林眼里露出一丝笑儿。

老先生已经适应皇上提出的教学方法,对这节课内容上的相关问题都早有准备,拿出自己简单画出来的小画儿递给四阿哥和大格格。

“画里的锄头、斧头、铲子……很早以前,人们用石头做武器,做一切生活用具的时候,就有农耕用具。

耕犁出现的比较晚一些,在有了铁之后才开始使用,大约,在汉朝。”

比划一下用汉朝的直辕犁耕作的费力不便之处,钟老翰林接着说,“唐朝中后期,曲辕犁代替直辕犁,还有水利灌水设施。

宋朝的人继续对犁具进行改进,还发明了水磨。用水力来磨面,类似于用风力来行船,和我们现在的,用煤炭来发动大机器,是一个道理……。”

听完历朝历代对农耕用具的改善,特别是现在的大清国,四阿哥和大格格欢喜于自己学到的知识,欢喜于大清国的进步。

大格格有模有样地提出来问题,“老师,我们大清不用宋朝的水磨?”

四阿哥和大格格都是疑惑。

钟老翰林发愣,他这两天在研究这些知识的时候,那股子挥之不去的伤痛心情又涌上来。

面对两双小孩子的眼睛,求知好奇的,单纯好学的小孩子的眼睛,老先生把话儿在肚子里转了几圈,缓缓开口,“不是不用,是失传了。”

“原因,有好几个。”

“其一,水磨用水,大多建造在靠水的地方,河边、沟渠边、大运河边……,这就和其他用水的人有矛盾,因为水还要用来饮用、灌溉、行船……。”

“其二,是战争……。”

老先生简单地描述一下战争带来的灾难,接着讲述“马牛羊、鸡犬豕六畜”。

四阿哥和大格格对视一眼,老师不敢深讲,回去问阿玛。

午休之前,皇上和五个孩子一起用完茶点,四阿哥把他在课堂上的疑问全问出来。

亲阿玛笑了笑,三位哥哥愣怔。

三位阿哥学这些的时候,都有上辈子的知识经验在,即使阿玛有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发散思维,他们也没有从“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联系到这么多问题。

还大着胆子问出来。

嘟宝和多宝自然知道这些问题涉及到几千年来的南北战争,而他们自己,本身就是出身北方满洲,祖上和北方的大辽、大金、西夏、蒙古……都有关系。

不过他们相信阿玛一定会给解答。

亲阿玛乐呵,小么儿和小闺女眼巴巴的小眼神儿,和真正的小孩子一模一样。

“战争,是一个双向讨论。战争破坏和平,丧失人命、经济倒退,很多文化技艺丢失,失去传承……。”

皇上把战争灾难简单概况的讲述,示意吴良辅把地球仪拿来,对着地球仪,从古今中外,从头到尾开始讲,“但它也引导着军用技艺的快速发展。我们先讲战争的起源。

战是方式,争是目的。这就和两个人打架,两家人闹矛盾一样。意见不同、生活水平不同、生活方式不同……都会引发矛盾。

夏商周时期战争就一直存在,也就是农耕生活和游牧生活的矛盾。

不单是地球的东方,西方也是。东方,比如很典型的,商纣王曾经和北方的游牧民族打过很多仗,穷兵黩武,最后国力衰退,民怨四起,‘武王伐纣’的内战……”

五个孩子听得入迷。

战争的表相,战争的内在,都离不开两个字,“人性”。

战争无可避免。

皇上一番话讲完,孩子们还没回神,或者在思考。

抬起左手腕看看时间,十一点半。

再等两分钟,皇上催着孩子们,“宝宝们乖,以后再琢磨,先去午休。”

宝宝们嘻嘻笑着,齐声喊一嗓子“谢谢阿玛”,快速回各自的房间洗漱午休。

嘟宝临入睡前,憋不住,穿着亵衣亵裤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