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在别人手里,努力付出之后,没有任何回报,仅仅只是让自己饿不死,仅此而已。
所以说不要认为屯田制有多好,只不过在汉末乱世,能有口吃的活下去就很不错了,人不人权以及奴不奴隶的问题,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而当初洛阳朝廷刚刚确立的时候,司隶也爆发了粮食危机,因此赵云不得不听去韩浩的意见,同样发展屯田制。
只是赵云与曹操的区别在于,曹操是终身农奴制,赵云是让白波军与黑山军进行短期屯田,实质循环交替,如此激发白波军和黑山军的工作效率,让从事屯田制度者看得到希望。
白波军起源于河东白波谷,多为并州流民和河东流民,拥众二三十万,其中老幼妇孺占大多数,在关东军收编白波军之后,关羽挑选其中精锐为一线作战部队,又安置剩余的家属在河内屯田,解决司隶粮食危机。
而经过数年屯田之后,按照当初与白波军达成的协议,屯田五年之后,这些田地将成为屯田者的永久土地,因此现在大多数白波军家属都已经不再从事屯田制度,白波军也成为了利益捍卫者。
有些像宋明时期的军镇,军镇当中的士兵家属大规模在边境屯田,几年下来,这些士兵家属将会获得这些田地,士兵为了保护家属和自己的私有财产,就必须和敌人拼命。
等到白波军成为利益捍卫者,新的屯田人员就会变成黑山军,也许有人奇怪,黑山军不是已经投靠了朝廷吗?为什么还会成为朝廷的屯田制农奴?
但我们要知道,黑山军并不是张燕一股。
黑山军起源于河内黑山山脉,这个黑山山脉就是太行山南部的余脉,黄巾之乱时,冀州黄巾在张角破灭后,几乎全都开始往太行山转移,大大小小二三十股势力,分布在整个太行山当中。
这些黄巾余孽从冀州的常山国、中山国、赵国、魏郡、上党皆有分布,一直延续到河内郡,整条太行山里到处都是黑山军。
按照《后汉书》记载,太行山里的黑山军总人口多达百万。
张燕只是其中最大的一股势力,拥有将近二三十万人口,兵马拥众七八万之多,虽然投靠朝廷,但还有二十多股势力盘踞在太行山里,并没有投降于洛阳朝廷。
所以河内北面其实一直不太平,常有黑山军南下劫掠百姓,为此关羽派徐晃驻扎在林虑、大号山一带,与那里的黑山军交战,俘虏以及投降的黑山军,精装收编入伍,老弱妇孺家属则安排屯田,取代原来的白波军。
赵云之前是在共县、汲县等地领白波军家属屯田,等到关羽收复林虑荡阴之后,又领黑山军的家属在朝歌屯田,他率领的部下也都是原来的黑山军,总计一万两千人,有部将韩浩、罗平安、李兰,以及原来的黑山军将领陶升,五鹿等,常与黎阳一带袁军作战。
这就是目前朝歌一带,赵云这边的情况。
说完自己这边的情况之后,赵云又向朱儁陈暮说了一下关羽前线那边发生的事情。
自从关羽收复荡阴林虑等地,兵马威逼黎阳、内黄、繁阳一带,离邺都已经不足二百里,这让袁绍大为震惊,因而急忙返回魏郡,于双方边境,也就是后世的安阳市一带,布置大量兵马。
后世很多人以为安阳就是邺城,实际上邺城位于安阳的北面约三十公里,距离上更靠近磁县,因此只能说邺城是在安阳境内,但并不是在原来的旧址上。
由于当时这附近并没有城池,属于一片旷野,且此地离邺城太近,不过一日路程就能兵临邺都城下,所以袁绍干脆在此地,也就是后世的安阳市市区,洹水河畔重新铸造起一座城池,并且大量修筑堡垒、壕沟、营寨等防御设施。
这座城池以及防御设施,其实早就已经筹备建造,在吕布镇守荡阴之时,就差不多完工。一直到关羽收复荡阴,然后领军北上,想要一举攻破魏郡的时候,发挥出了它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