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冷不淡的。
说是不冷不淡,实际上就是没放在心上。
母亲的态度,未免令李贤有些心灰意冷。
这两年李贤又时常陪着李显和武攸暨去护国寺,大概是佛音听多了,护国寺的香火也闻多了,李贤整个人都变得沉静起来。
雍王李贤如今醉心书画之余,对捣腾什么木牛流马这些小玩意也十分感兴趣。
太子阿兄娶了母亲一开始就喜欢的杨玉秀当太子妃。
二兄李贤娶了房玄龄族兄的孙女当雍王妃。
明年三兄李显也要出宫,听说父亲已经为三兄选好了未来的周王妃,那是常乐长公主家的女儿赵氏清平县主。
……
有的事情跟她曾经知道的一样,有的却已经发生了改变。
以后几位阿兄的未来又会怎样?
李沄心里有些茫然。
在她身旁的槿落看着小公主站在大门半晌,既不说话,也没有要回去的意思,不由得上前温声提醒道:“公主,外面风大,回去吧?”
李沄回神,笑着点了点头。
李沄去了雪堂,自从她受了风寒之后,就没要上官婉儿过来陪读。
上官婉儿听说小公主是因为生病没要她去服侍,等了几天还不见槿落秋桐让她去雪堂,便自己过去想看一看李沄的病有没有好些。上官婉儿到了雪堂门前,本是要进去的,忽然停下了脚步。
她抬头,看着大门前的两棵银杏树,银杏树叶已经落完,只有光秃秃的枝丫。
上官婉儿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回去了。
李沄靠在临窗的软塌上,窗外寒风萧瑟,将地上的落叶都卷了起来。
她心里对上官婉儿涌起了淡淡的失望。
自从郑氏去世后,上官婉儿就变得跟从前不太一样。
郑氏还在世的时候,上官婉儿已经显示出八面玲珑的性子,但还没那么熟练。
郑氏去世后,上官婉儿大病一场,病愈之后,便若脱胎换骨。
如今上官婉儿对谁都是如沐春风般的态度,进退有度,丹阳阁中的侍女越发地喜欢她。
人之初,性本善。
李沄对上官婉儿,倒也没有太多的期望。她只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做到对上官婉儿和其他的侍女一视同仁。
可惜上官婉儿运气不太好。
她本是当朝宰相的嫡系孙女,若是上官仪没有作死拟了那纸废后的诏书,上官婉儿就是长安城中众多贵女的一员,加上她周身才气,大概会是个名满长安的小娘子。
一家有女百家求,想要娶她的青年才俊能把上官家的门槛踏平。
可惜上官仪以造反问罪,整个家族男丁流放,女眷没入掖庭。
上官婉儿到了掖庭,母亲郑氏出身书香世家,对上官婉儿的培养可谓呕心沥血。可郑氏对上官婉儿的陪伴只有在掖庭的那几年,上官婉儿还不到六岁,就被武则天从掖庭中放出来。
李沄想,上官婉儿当她的伴读,还不如一直待在掖庭中。
那样,或许郑氏不会早早病逝,而上官婉儿也只需要一直在掖庭中,有母亲郑氏陪伴,她除了读书学习之余,还有郑氏在旁教她为人处世之道。
现在上官婉儿当了她的伴读……她是从后世而来,对上官婉儿别说是亲近,没趁着上官婉儿还没成气候的时候把她毁了,已经自认是相当克制。
以后上官婉儿的路能走成什么样,只能是靠她的运气了。
***
在东宫的杨玉秀听说小公主还没好,在侍女们的拥簇下到了丹阳阁。
杨玉秀带来了两支老人参,跟李沄说道:“殿下这两天有些咳嗽,你的病还没好,殿下担心又把病气传给你,那你就更不能好了,就让我带着两支人参过来了。这是去岁高丽酋长进攻的老人参,圣人给了东宫几支。殿下说他用不着这么多,让我带两支来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