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父看着乐军心里同样闪过这个念头,立即和乐母商量后分头行动起来。
乐父先出去找人托关系,顺便和同事朋友再借点钱,为打通人脉作准备。
乐母在家翻箱倒柜找东西,把能换点钱的都扒拉出来,全力凑够送礼的东西。
夫妻俩的动静不小,因为时间紧急,一时间也顾不上遮掩,因此不到一晚上的功夫,家属院上下以及厂里都知道他们家发生的事了。
有些人同情他们家的遭遇,处于怜悯还借了钱票出来。
但大部分人却都还记得一周前这对夫妻是怎么对待去当知青的女儿的,现在轮到儿子了,他们的态度就变了,这么大的差别对待,怎么看怎么讽刺,不嘲笑都是好的,让帮忙不可能。
所以到最后,乐父乐母奔波一天下来,能借到的钱、找到的人都寥寥无几,或是根本没什么用,算得上毫无所获。
其实他们不是不知道只要给那个知青办主任送够礼,让他松口就能有转机,但他们手里没依仗,人家看不上那点东西,连面都不见的。
“这可怎么办呀?”乐母萎顿在地,看着乐军出发的时间越来越近,神情无比绝望。
乐父抱头沉默,一声接着一声叹气,却实在想不到什么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乐军只能绝望道:“不行我就去吧,小妹不是也去了?说不定我们还能分到一个地方作伴。”
“不行,肯定还有办法,如果不是家里的钱都丢了……”乐母强烈反对,气急的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住。
其实主要的问题还是他们钱不够,只要有足够的钱,不信打不动知青办主任。
乐母眼睛一亮,忙不迭拉住乐父道:“老乐,你发电报给老家那边,让你弟打钱过来,就算、就算咱借的,以后会慢慢还上的!”
“还有死丫头,她不是有知青补助吗?跟她要过来先用着,等军军留下有工作了再还她,他们是亲兄妹,就应该互帮互助才行。”
乐母越说眼越亮,越说越觉得有希望,自以为找到了解决眼前难关的好法子。
乐父起初不太愿意,不是不愿意向小女儿发电报索要她的知青补助,帮她哥留城,而是不想和老家兄弟主动联系。
两边早就因为当年的那件事闹翻了,即便当初强烈反对他复婚的二老已经去世,他也不想和执拗认死理非说他做错了的二弟再有什么交集。
可是乐母撒泼打滚地催促,甚至以命要挟,乐军也眼含期望地看着他,乐父只能答应下来,然后硬着头皮给老家发电报借钱,顺便再给乐瑶发一个。
乐瑶下乡的地址还是乐父专门去知青办打听到的,与当初乐母要求的不一样,被她发现后又是一顿发泼。
乐军眼巴巴地看着乐父将两封电报发出去,万分希望这次不要再出岔子,不然他最好的结果可能也只是去和妹妹作伴了。
电报发了后不是立马就能得到回复,乐父乐母只能一边焦急地等待,一边眼看着傍晚慢慢临近。
乐父最终有没有从老家借到钱,乐瑶不知道,也不知道乐军有没有如愿留城。
她只知道自己囫囵睡了一天一夜,终于恢复了精气神,在第二天早上变得生龙活虎地起床吃早餐。
李婆婆煮的红薯粥很好喝,乐瑶一气儿喝下两大碗,又吃了三个菜团子才罢手。
她发现自从来到这里又干过活后,自己的胃口就变大了,肚里跟个无底洞似的,有时候怎么吃都不饱。
这个问题她和知青们讨论过,老知青很有经验,说是因为没油水,光吃素营养不够,所以他们才打算趁着有空去县里看看,看能不能弄点好的改善一下伙食。
乐瑶虽然不用去县城就能偷偷改善生活,但按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