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第422章 黄金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2章 黄金期(2 / 2)

家庭加工大多是手工制品,家庭织袜厂、纽扣厂、头饰厂、毛巾厂、制鞋厂、服装厂、印刷厂、收音机组装厂,五花八门,只要是适合家庭的项目,都有干的。

八十年代初,虽说改革开放二年了,可是人们的思想还没有转变过来,就连上层对深南特区,始终存在着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议。

其他的地区,更是没有放开手脚,从上到下,对待发展个体经济,都持观望状态。

计划经济造成了工业品极度缺乏,八十年代初是卖方市场,各种产品只要生产出来的,就被疯抢一空。深南精神成了至理名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深南特区正是赶上了这个黄金期,各种家庭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几乎每个村都有自由市场,各家生产的产品,不出村就卖了出去。

正如罗瑞和说的,家庭从事织布的最多,房间里摆满了简易的织布机,以比较简单厚实的涤纶布为主。

像是雪纺、乔其纱、尼龙绸等高档的化纤布,依然无法生产。

一是机器落后。深南的织布机,大部分是港岛淘汰下来的,好多都是报废的过期机器,不过还可以使用。

生产雪纺、乔其纱等超薄面料的精密机器,大部分是德国制造的。现在即便港岛购置也非常困难,别说是国内了。

二是原料缺乏。国内的化纤纱都是32支以下的粗支纱,只适合制造涤纶、涤卡等厚实的布料,的确良面料就是最薄的了。

乔其纱和雪纺等面料,用的是进口的100以上的高支纱,国内根本生产不出来。

八十年代初期,化纤布料结实耐磨,而且不褪色,在缺衣少穿的困难时期,还是比较实用的。

特别是涤纶布,比较厚实,更加的受到人们的喜爱。在人们的心目中,厚实的布料,咋着也比薄的耐穿。

价格虽然较高,可是和棉布比较起来,还是挺划算的。一件涤纶的衣服,穿三四年还和新的一样,可是一件棉布的衣服,节省着穿,二年就成破烂了。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