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看向宇宙》”
“是的,就是宇宙,不是一颗星球、不是一个星系,而是地球之外的所有地方……”
“我知道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提起宇宙,就像三十八年前的人们会问肯尼迪总统为什么要把登月作为目标。
这听上去比月球更遥远、更离奇、更难以实现。”
“但我们成功登月了。”
“现在,我们还想去更广阔的星际——没有为什么,因为如今的美国变了,如今的世界也变了,我们需要前进。
每一天都有无数不可思议的科技成果诞生,每个小时都有无数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
“有人问这一切是真的吗?”
“新闻上到处是生化人、改造人、进化人、变种人……媒体们造出无数个词来描述形容他们的新发现,整个世界就像是穿进了好莱坞的科幻电影。
很抱歉我也不能说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所有的事情变化得太快了。
前一刻他们说那些‘特殊情况’是实验结果,后一刻他们说那是天生的基因,最后他们又试图证明那些全是假的!
我就和你们一样茫然。但是,我们会弄清楚的。”
“我也知道这让人惶恐、不安,而事实上,我们一直就生活在这种阴影之下,国家、种族、阶级、性别的对立,争吵、争斗、战争……人类从很久之前起就已经在面临分化。”
“现在一切又变了,时代似乎要抛给我们一个更大的挑战。”
“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应对。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地球会变成什么样是由我们来决定的。我们是想要新的对立,新的矛盾,新的战争,还是想要新的合作,新的融和,新的发展与和平?
国家实现不了,就放眼世界,地球实现不了,就放眼宇宙……
原谅我站在这里冒犯、大胆地提出这些奇思妙想,因为现在我正看着你们,一群朝气蓬勃的、潜力无限的年轻人。
你们拥有梦想,拥有未来,你们代表着这个国家、这个世界、这个地球的明天。今后的一切都不可预知,我没办法告诉你们要往哪里走,但我想告诉你们,应该往何处展望。
看高空,看大地,看星河,看向宇宙。”
“请记住,生命从来不是只有一个群体,生命的进程也从来不是只有斗争这一个选择。我可以肯定,我们确实进化了,二十一世纪,我们是文明的、求知的、探索新道路的……”
哈佛大学礼堂演讲台上的声音通过话筒的扩音效果传递到后台休息室里已经有些失真。
一些处理完各项事务的学生们坐着等候,有人侧耳倾听,有人低声讨论。
“他是不是把主题上升得太夸张了?”
“既然都要开空头支票,当然是开得越大越好——听听,去征服宇宙。这一套可比‘科技地球’的噱头更吸睛。”
“但是你得承认,他们包装得很有吸引力,就是不知道要用多少时间……”
“谁知道呢。现在什么都有可能发生,这是该死的‘新世纪’!直接给人们定一个目标,比乱七八糟的解释有用多了。”
他们三三两两地分散着,不过很好区分群体。
为了行动方便,大多数人都穿上宽松的卫衣、毛线衫,而一群年轻女学生们胸襟上别着的紫荆藤俱乐部徽章格外醒目。
其中一个女生靠在打开的门框上,专注地看向通往演讲厅的通道。
“其实你可以去礼堂前面听的。”
有人拍上新人的肩膀,温柔地开口:“虽然座位早就抢没了,但后面的站位还是能挤出一两个的,娜塔莉。”
“谢谢。不用了,我在这里就好,这里一样能听到,我也想帮点忙。”
年轻女生回过头,露出一张在电影界声势渐起的漂亮脸蛋,娜塔莉·波特曼看到前辈烫卷的新发型,无意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