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拍摄地址,但那里属于私人领土,原本就有保卫队,加上大英政府时刻盯梢,有力地维护剧组的正常拍摄。
何况这部电影连配角都不一般,从正在上位期的高片酬年轻演员到享誉多年的资历老演员,几乎将英国一二线打捞得一干二净,堪比圣诞贺岁档,甚至还要盛大!
就是冲着大牌云集这一点,观众们走进电影院的时候也会下意识地先选择这一部打着“魔法”旗号的大片。
而且这部电影里还有瑞亚·诺伦呢!这也是一个无比吸引人的响亮招牌。
虽然她根本没有出演,但是初版海报宣传上依然把“制片人:瑞亚·诺伦”那一行放成了最大的字号,仅次于《哈利波特》的电影名字。如果不是瑞亚后来提过这件事,华纳恨不得把瑞亚的名字铺满半个版面。
所有人都知道,这名字就是一个“票房吸金器”。
神奇的是,大众对这位传奇女演员兼制片人的好奇心一点也没有被时刻报道的相关新闻消耗掉。媒体新闻为她带来更多的争议,却连把讨厌瑞亚的人关在影院外都做不到。
憎恨都没办法阻止瑞亚的专属黑子们跑到电影院里看她的新闻。
这足以证明瑞亚演员事业上的每一部电影都是现象级的,传播力度之广,社会效应之大,甚至让很多人产生错觉——
没有人会不看瑞亚的电影,所以别成为特殊的那个。甚至有人担心错过瑞亚的电影会失去在社交圈的地位。
《指环王》将这发挥到了极点,第一部半全息技术也成功地创造了全新的票房纪录。
瑞亚·诺伦和《指环王》能成为代表性的社交话题核心,这当然是好事。可是也带来更大的压力。
华纳就对这部电影投入了沉重的期许。
他们想要像《指环王》同样赚钱的票房,甚至越多越好。前期制作的大部分都是来自瑞亚的投资
,但华纳对这部电影依然尽心尽力,从头跟进到尾。
发行宣传也是被华纳承包了大半,还是瑞亚阻止了他们不遗余力砸钱的行为。
因为观众的期待值被抬得太高、而且是过高了!
《哈利波特》原本就有庞大的粉丝基础和市场受众,又有创造了一次票房奇迹的《指环王》保证技术观感,当观众走进电影院,他们绝对不止想看到差不多的东西。
他们只想要看到更好的,就连一样的水平恐怕都无法满足。
做到合格很简单,问题在于怎么做到超出预期——这还仅仅是内容。
这也是为什么瑞亚在和华纳商量过后,决定压一压前期宣传的原因。
瑞亚在视频宣发会议里强调过:“我们的宣传重点应该在电影上映之后……”
“为什么?”华纳公司里有不少质疑。
这种曲线式的宣传计划其实并不合理,头部的宣传决定了到底会有多少观众会在第一时间走进电影院。
首映票房、首周末票房等等数据都会影响院线排片、媒体宣传、传播力度,华纳的高管们根本不理解为什么瑞亚要等到人们看过《哈利波特》之后再砸钱。
杰弗里·比克斯同样对这种匪夷所思的操作不以为然,但他已经把灵魂卖给了瑞亚·诺伦,所以他依然选择支持。
“瑞亚更了解半全息电影,各位,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认真考虑她的意见。”
说到这个,很多人都息了声,不过还是有人坚持:“半全息技术再怎么新颖,这还是电影。《指环王》也在前期做了重点宣传,瑞亚,你甚至为这部电影参加不少综艺!
你不该对《哈利波特》厚此薄彼,我觉得我们最好复刻《指环王》的模式。”
瑞亚适当地打断:“先生们,我明白你们的压力。你们这次的业绩指标一定非常高,但是《哈利波特》是《哈利波特》,这是另外一个系列,我们不能套用《指环王》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