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礼数可乱套了,该我登门给您二老请安拜年才是啊!”宁卫民先招呼最年长的。 “嗨,这有什么啊。咱们犯不上外道。打知道你要回来,就盼着今儿呢。回来好,回来好!看见你了,也就放心了。” 边大爷的头发又白了不少,可精神倒是矍铄。 “罗师傅,罗婶儿,您二老身子骨也都挺好?怎么把您们也惊动了,真是过意不去。” 宁卫民知道罗师傅腰不好,累他挨冻,是真心不落忍。 可罗师傅却哈哈大笑,看样子倒是比他走之前,强多了。 “挺好,挺好。我们公母俩都挺好。卫民,咱也用不着客套。你这次回来,可得多住些日子。回头专门找一天,得到我那儿去,咱爷俩儿好好喝喝。” “那是一定的。我回头找一天什么都不干了,就陪着您喝酒。” “好,那咱可说好了。让我也看看你小子这酒量练得怎么样了。” 最后当然就轮到米家人了。 “米师傅,米婶儿,哎哟,还有卉儿,我不在的时日,家里一定少不了您们照应,真是谢谢啊。” 米婶儿和米师傅也是一个比一个客气。 “哎哟,这是哪里话,咱们就借壁儿住着,相互关照不是应该的吗?” “卫民,这趟回来累坏了吧?外面冷,别客气了,赶紧回屋吧。我还告诉你,别看这老康端着架子就是不出来,可心思早就跑外头来了。你要让他等急了,回去他可吹胡子瞪眼……” 好不容易才一一寒暄完,宁卫民当然也想赶紧家去,和康术德团聚。 可问题是他眼下还真不能这么办。 因为不下车还好,这一下车,再一放鞭炮。 这2号院的门口,就不知不觉陷入了街坊邻里们的包围之中, 逐渐的,就宛如这里来了明星的场面了。 此时现场的人啊,除了2号院里的最先走出来的邻居们,其他院儿里的街坊们在胡同孩子们的咋呼下,也有不少出来看热闹的。 那么于情于理,宁卫民不能不跟大家寒暄客气几句。 就这样,指名道姓的熟人问个好,发根烟,半熟脸的也得笑一笑,点个头。 最后还免不了一抱拳,再度感谢大家伙的热情相迎,给街坊邻里们拜个年。 而事实上,完全不同于刚才的球子发表的风凉话。 来自这些街坊们的回馈,也净是亲热打招呼,和善意玩笑的声音。 一个抱孩子的大搜说,“哎哟,大兄弟,你怎么从日本回来也穿军大衣啊?哎,电视里演的,人家那儿不是应该穿西服和大衣吗?” 另一个大嫂说,“穿军大衣怎么了,那也帅啊。日本人个头儿都矮,你不知道?一万个人里,也找不着这么一副好身量的呢。” 拉三轮的黑子看了罗广亮和小陶拿的行李,一手把一根刚接过来的七星塞耳朵上,另一手挑着大拇指嚷嚷。 “卫民,你小子这回行啦。一趟就弄回来四个大箱子,发达了!都是日本电器吧……” 给罗广亮介绍过对象的一个胖胖的大婶,好像颇有几分预言家的先见之明。 “我说,弄什么日本电器啊!这么帅气的小伙子,还是赶紧给咱扇儿胡同领回来个日本媳妇才是正格的……” 这番话立刻就引起了一片哄笑。 怎么人人态度都这么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