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郎是否看中你,你呢,你如何看待她?”
“甚好。”荀谌当然不会说在此之前两人已经交过锋,是个见识非凡的女郎,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明理的女郎。
想到先前娶的人,荀谌皱起眉头,有些事他当年就应该听荀夫人的,否则怎么会有诸多的事。
往事不可追,荀谌与荀夫人道:“母亲若是觉得蔡女郎合适,儿会尽力为之。”
“你可中意?”比起合适与否,荀夫人更在意荀谌欢喜与否。
“还好。”荀谌想到自己亲自给荀彧去信,就是想让荀彧让唐夭做个婚,所谓物以类聚,他相信像唐夭这样的人,与之相交的女郎,必也是深明大义,通情达理的人。
生逢乱世,家中安宁比一切都重要!
荀夫人道:“如此,我便不多问了,你若是想清楚,便用你自己的办法让女郎点头嫁你。却不可唐突了人,那是你弟媳的知交好友,纵然亲事不能成,往后还是朋友。”
虽说这样的事原不必叮嘱,但荀夫人这不是怕有个万一吗?既然怕个万一,那就提点一下,万不能让失礼的事情发生了。
荀谌应下,知荀夫人的担忧。
唐夭和蔡怡一路走出去,唐夭看着蔡怡道:“你对四兄有什么感觉?”
“还不错。”落落大方地承认,在荀夫人的眼里,蔡怡除了一开始看了荀谌一眼,之后再也没有看过,这是认为蔡怡无意,但唐夭了解蔡怡,知道若是蔡怡对一个人无意,或许还会调笑几句,用言语将事情推了。
不说话,何尝不是放着观察,她总得弄清楚都已经快到而立之年的人能不能沉得住气吧。
“四兄对姐姐颇有好感。”唐夭敏锐的发觉,蔡怡摸了一把自己的脸道:“虽说我相貌不如你,但是还是有郎君喜爱我的,当年配了那样的人,要不是因为自小订下的亲事,我又嫌太麻烦,哪有他们家什么事。”
提起从前的那桩婚事,一点都不避讳,她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也不会去承认什么错,世人不管怎么指责她,她都只当作没听见。
唐夭道:“姐姐当年连我都瞒。”
某人嫁过去吃尽苦头,却从来没有在任何人的面前显露出半分。
“你当时才多大的人,跟你说这些大人的事做什么,来日你瞧瞧我会不会事事与你说。”蔡怡倒是大气得很,此言一出,唐夭侧地头看着蔡怡道:“姐姐不会吧?”
听蔡怡的意思很是有意荀谌,蔡怡道:“我父亲说,若是我再寻不着一个合适的人嫁了,他便将我许到姑母家,我那表兄何等模样你是知道的,万万不能。”
一直在外游历的人,突然遭遇逼婚,她也是很无奈的,还在想路上要是能碰上一个不错的人家,不错的人,那该有多好。
没想到她为难的事,唐夭这就给她递上来了,果然是好姐妹,知她之难,为她解难,就是如此贴心的。
唐夭能说什么,“四兄好运气。”
“确实好运气,若是父亲不曾拿表兄来逼婚,我还确实不会因为这一点不错的好感而放弃游历天下。”外面的风景多好啊,她都想一直的走下去,可是天下乱得哪里还是她一个女郎可以出门的样子,无奈之下,蔡怡只能费点心思的为自己找一个不错的人家。
荀家,就看唐夭便可以看得出来,荀家的夫人是个宽厚的人,而且荀家那是荀子之后,这样的人家多少人抢着想进来,却因为一直苦无机会。
荀谌,或许比不上有王佐之才的荀彧,但会是一个不错的人,也会是不错的丈夫。
如她们这样的女郎,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幸能嫁心中所喜,愿意与之相守一生的人,不能遇到,能碰到一个颇有好感的,看起来也值得托付的人便好。
唐夭看着蔡怡那平静的面容,其实蔡怡除了面貌不出众外,无论是见识还是人品都是上上之选,但是这个世上的人,就算是选官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