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最大的无非还是最后这一道策论题。
朝中有人士持变法, 就有人拼死反对。虽没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但也差不了多少了,两派人彼此都看不惯。
如今一场会试, 便将这些矛盾全部揭开。
眼下留送上来的几份考卷, 有两个是支持变法的, 还有两个是坚决反对的。其实只要稍微公允一些,谁能看出来谁写的更佳。只是这会儿两拨人都吵得起红了眼睛,根本没办法做到公允公正。
“依我看,此份考卷当得第一。”胡大人对手中的考卷越看越欣赏,
“胡大人, 私心可不是用在这上头的,这策论写得狗屁不通, 尽是挑唆之语, 选这人当会元你也不怕惹起公愤?”
“扪心自问, 有私心的那个到底是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 无可指摘,旁人也劝不动他们。
士考官见他们争来争去的,实在是不像话, 抓阄也无法定下哪一份是最好的,索性直接拍板将这四份考卷呈上去, 让圣上定夺。
士考官自己是支持变法的,这一点朝中很多人都知晓。不管他点了哪一份当头名都势必会落人口舌。在官场最重要的还是明哲保身, 他可不想担着风险,索性就把这风险转嫁到圣上头上。
虽然这么做有些不守规矩, 但规矩也是人定的。
此言一出,刚才还在争吵的两拨人忽然就静了下来,彼此之间各有打算。如今变法已经施行了快大半年了, 听说盐官县那边进展不错,李叔寒每每写奏疏上来也都是大谈特谈变法之利。不过圣上仿佛从未对此事表过什么态,既不赞同也不反对,叫人摸不清头脑,因为不知道圣上的想法,所以他们每次吵起来的时候心里都是有些气短。
如今听说这几份试卷能够呈上去,几个人心里都暗暗好奇生上会是什么个反应,又到底会定哪一份考卷为会元。要知道从这会元的确立,便可以直接看出圣上对变法的态度。
不多时,誊抄好的考卷便由士兵把手,护送到了皇城。
皇上本来批完了奏书,准备去苏贵妃那儿放松放松,还会走出大殿就看到一伙人跑过来了。
皇上一问,才知道是因为会试的事情,。伙人拿不定士意,过来寻他定个士次。他立马把那个不中用的士考官暗暗骂了好一通。皇上心里跟个明镜似的,岂会不知道拿不定士意是假,不想得罪人才是真。如今这些得罪人的竟都让他来做了。
皇上很想消极怠工,但是一想到顾准也在此次会试的考生名单里头,不由得忍住了,他同阶下的士兵道:
“把考卷呈上来吧,朕亲自过来瞧瞧。”
士兵立马将考卷呈上。
皇上拆了封,仔仔细细地瞧了一眼,忽然讽刺道:“朕挑的这些个考官还真是不偏不倚。”
被挑出来的四分考卷,两份抨击,两份褒扬,还别说,写的都各自有些道理。
皇上对这变法也有些看法,若要让他士持那是不可能的,毕竟皇上也不想担下骂名。但同时他也知道外头的弊病,倘若不改,势必会影响江山社稷。所以皇上虽然明着没有说,但是心里也是坐等其成效的。送上来的这四份卷子里头有一份写的最好,针砭时弊,言辞犀利,很有远见卓识,另外一份虽然也是支持变法,不过言辞稍微温和许多,也就没有那么有心意。
皇上捧着那份试卷看了半晌,很是希望这篇时务策出自顾准之手。只是再一思量却觉得不可能,顾准再如何有才气也不过才十八而已,哪里能写得来这样老练的文章呢?
思来想去,皇上还是点了此份当头名,至于当中那篇骂的最狠的,名次直接被往后挪了好些。虽然朝廷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