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关着也不是事儿,我们还得管他们饭。这事儿,不好办!”
王安石皱起眉头:“我看县里水网密布,怎么会因为水源打起来?”
郑主簿叹息:“水网密布是一回事,能不能浇上水又是另一回事。争水上头谁都不会让步,要不接下来地旱了,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王安石于是问:“你们都是鄞县人,可知道鄞县有没有精于水利的人?若是有,你们去找来。”
王知县是打算兴修水利了!郑主簿与武县尉两眼一亮,连连应下。
农为天下本,对农户而言有什么比兴修水利更让他们欢喜的?有了水,就不愁庄稼种不活;庄稼种活了,来年的生活就有了盼头。
百姓所求的很简单,吃饱穿暖而已!
王雱不知道王安石已经行动起来,他这会儿正享受吴氏的爱心点心。
虽然王雱才离家四五天,他娘还是觉得他饿瘦了,肯定受了不少苦,特地开小灶给他做了他爱吃的糕点。
王安石商量完正事回到后衙,看见的便是吴氏手把手将糕点喂王雱嘴边,口里还殷殷叮咛:“慢点吃啊,别噎着了。”
王安石忍不住骂:“……慈母多败儿!”他瞪向王雱,“你自己没长手吗?”
王雱麻溜地把手放背后藏着,啊呜一口把吴氏喂来的糕点吃光了,乐滋滋地对王安石说:“没长。”
方洪这人,有魄力,有眼力,能来事儿,就是出身低点。可那不要紧,家业攒下来了,再把儿子教出来,将来照样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官宦人家。
王雱就是看出方洪这样的劲头,才在方洪面前显露自己与司马琰与别家小孩不同的地方。
有些事他和司马琰都还小,不能去做,总要有能做的人选。合作过一次之后,王雱便摸清了方洪的底,愿意再与他合作下去。
钱不钱倒是其次,要紧的是他们得在外面有眼睛——最好还能有手有脚。
王雱迈着小短腿和方洪去屋里头谈事情。
方洪做的是书坊生意,家里也改了间书房,挂些名画、摆些摆件,倒也似模似样。
王雱把抱在怀里的小布包打开,露出里面的两个小挂件以及一份“策划书”。
王雱写策划书很有一手,以前做计划练出来的,再难的问题经他一捋思路都会变得简单轻松。他先把策划书递给方洪,让方洪看。
方洪不明所以,接过仔细看了一遍,心中更觉得自己和王雱成为“忘年交”这件事做得很对。他夸道:“你这些想法可真妙啊,肯定能那什么——”他低头看了眼策划书,念出上头那有些陌生的词儿,“哦,肯定能拉动消费。”
王雱点头,一脸“你夸吧,你继续夸,骄傲了算我输”的镇定。
在王安石和吴氏面前,他不好表现出超出同龄小孩太多的心智,所以在选定方洪当“合作对象”之后他就开始逐步向方洪展露一些东西。
王雱给方洪解答完几个疑问,被方洪亲自送了出门。
回去的路上,王雱对吴氏说:“娘,你也认得一些小官的内眷了,若是他们家里缺钱过年,针线活又过得去,你可以带她们到书坊这边领些活做。就是你这两天缝的那些鱼儿和蝙蝠,接下来书坊这边可能要挺多。”
吴氏奇了:“怎么?他们真要卖吗?”
王雱笑眯眯:“不卖,白送。”
吴氏更糊涂:“白送?那不是亏了吗?”
王雱卖关子:“娘你不也常说吃亏是福吗?”
母子俩边说话边回了家,吴氏还是没想清楚,到家后免不了和王安石说起这事。
王安石在家看书呢,其实从他们母子俩出去后就没看下去,心里在琢磨王雱找方洪有什么事。
见王雱连吴氏都不说,王安石把脸一横,瞪他:“你小子说清楚,又想做什么勾当?”
王雱还没吱声,吴氏先不乐意了:“你这话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