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可没刚刚那么云淡风轻了。心里压着一团火烧火了的膈应,不比此时发现宝玉屋中那些闲书的贾政好多少。
宝玉房里的丫头,就算有那识字的,充其量能看懂银票和一些门牌匾额上的家常字。像宝玉看的那种闲书,她们是看不懂的。
也正是如此,宝玉才会将那些闲书随意的摆放。
原本他还担心姐妹们来了他这里会不会发现这些书,可搬到大观园已经数日了,除了最开始时,大家还会相互窜个门,后来这些日子竟是谁都没来过怡红院。
原本史湘云定是要来的,可因着生活习惯都叫左晞搞乱了,每天早上一起来就要跨过半个园子去栊翠庵上香,然后还要走上一大段路去荣庆堂吃早饭。从荣庆堂出来,如果走东路去怡红院窜门,那回蘅芜苑就又要绕远了。一天三顿饭,至少要从往返两次荣庆堂。每天都要走那么多的路,这些个千金小姐那是有一个算一个,都懒得怠得动了。
有窜门那功夫,回床上躺会儿,他不香吗?
于是一时懈怠的宝玉,就被贾政堵了个正着。
宝玉年纪小,心里藏不住事,见贾政拿起一本被他换了书皮的书后,就惊慌了起来。
贾政翻了两下手中那本‘论语’,眼睛陡然瞪大,不可置信的又翻了几页,又前前后后的打量了一回手里的论语,这才敢肯定他手里拿的是什么。
贾政猛的扭头看向宝玉,却只见宝玉正在给屋里一个长相温柔可亲的丫头使眼色。顺着宝玉和那丫头的眼神看去,正好看到炕桌处也摆了一本书,于是行动比脑子快的贾政就大步走到了炕边,将那本书拿了起来。
好嘛,竟是一本‘大学’。
受到这本书的启示,贾政开始转着圈的在屋子里搜寻,一会儿在这里找到一本‘诗经’,一会儿再在那里拿出一本‘孟子’。最叫贾政震撼的不是‘左传’,‘春秋’,而是‘三字经’都被亵渎了。
宝玉整个人都不好了,心口哇凉哇凉的。
随着他老子一本一本的将他多年的珍藏都翻出来,宝玉脸色已经白了一片。
这回他再看袭人,袭人也终于领悟了宝玉的意思了。
刚刚袭人是真没弄懂宝玉是什么意思,在她看来宝玉读书上进是好事。可这会儿见贾政的动作和铁青至极的脸色,以及宝玉那股泰山压顶的绝望,袭人后知后觉的想到了这些书可能大有问题。
于是接收了宝玉的眼神求助,袭人一点一点蹭出屋子,来到屋外拉着一个系了一条绯红巾子的丫头飞快说道,“快去告诉老太太,老爷要发作宝玉了。”
小红一听这话,都不用袭人再交待什么,转身撒丫子就往外跑。
看着小红背景彻底消失在怡红院范围内,林如海眯了眯眼,转过身时,手中的茶杯就从手中滑落,随着一声清脆的声响,屋中的诡异的安静被打破,众人也从各种心知肚明中的猜测里回过神,将视线转向林如海。
而林如海呢,在众人看向他的时候,就已经抚着胸口,垂着眼眸缓缓的向身侧的贾琏方向倒去。
“如海~”
“林姑父~”
众人见林如海倒下,都惊了一下,于是看热闹的不看了,找书的也不找了,都围到了林如海身边。
林如海靠着贾琏,先是闭上眼睛缓了一会儿,然后才睁开眼睛对着一屋子的老少爷们露出一个虚弱的笑。
“让你们见笑了。”笑容虚弱,声音也是虚弱至极,“我这身子,歇息一会儿便好了。”
赦政二人见状,又是一叠声的叫人抬了软轿来,又是亲自扶着林如海上了软轿,将人送到前院厢房中休息。
“家常吃的都是太医开的药,只不过将养着罢。”听到贾政几人吩咐着请太医,林如海就表示用不着,“今日来府上,许是走的多了,见了老太太和两位舅兄不由忆起当年,心绪不稳,这才...无需多虑,休息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