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二爷的想法,我们觉得,按理族长之位该是让大表哥来继任的,只是大表哥年纪轻资历不足,怕胜任不过来。我们想着,这几年三舅舅不如辛苦一些,先代大表哥做着这族长之位,等过几年大表哥有了资历,或是表侄儿长大了,三舅舅再将族长之位还回大房。大表嫂,三舅母,您们觉得呢?”
桑三夫人脸上禁不住露出高兴的表情来。她早就听三老爷说过,瑛外甥想让他代任族长几年,如今再听王檀这样说,这事只怕是真的了。
他们三房是庶房,伦理这族长之位怎么轮都不会轮到他们的。如今听到有这个机会,就像是天上掉馅饼一样。哪怕只是代掌几年,但有了代掌那几年的积威在,他们三房的地位在桑家也能大大的提高。便是以后族长之位换回给了大房,下任的族长对三老爷这位代任前任族长,也要尊敬几分。何况在她看来,三老爷除了身份不够,其他的可一点不比大爷这个侄儿差。让三老爷做族长,她相信他是胜任过来的。
不过听这位外甥媳妇的语气,他们是因为不相信大侄儿的能力,所以只是打算让三老爷代掌几年,只怕等过几年大侄孙大了,他们还是要将族长之位还回去的。
想到这里,桑三夫人连忙对王檀保证道:“外甥媳妇放心,老爷定会尽心尽力替大侄儿管好族内的事情。等大侄孙一成年,我们便将族长之职还给大侄儿一房。”
王檀满意的点点头,接着又望向桑大少奶奶,笑问道:“大表嫂,您觉得呢。”
三大少奶奶又些勉强的笑着道:“全听表弟和表弟妹的就是。”
她还能如何,男人不争气,她一个女人又有什么办法。她现在只盼望着,三叔父一家能说话算数,等她的大哥儿长大了,能将族长之位还回来。也盼望着,这对表弟表弟妹的心真的会向着他们,等大哥儿长大了,会让三叔一房将族长之位还回来。
王檀知道桑大少奶奶可能会有些不高兴,但也不打算去安慰她。桑大爷撑不起来,就如今的桑家而言,这是最好的法子。
王檀顿了一会,接着又问道:“对了,我记得大表侄儿好似有十岁了吧?”
桑大少奶奶连忙回答道:“是,等下个月过了生辰,便是十周岁了。”
王檀又问道:“可有读书?”
桑大少奶奶道:“有,如今在族里的学堂,和他的族兄弟们一起跟着先生念书。”
王檀道:“若是大表嫂愿意,让二爷写封推荐信,让他去松山书院读书,你看如何?”
桑大少奶奶疑问道:“松山书院?”
王檀点了点头。
桑大少奶奶有些犹豫。
松山书院的名气是没得说的,建院以来,出过三位状元,六位榜眼,十位探花,进士和庶吉士则是数不胜数,它被称为大燕第一书院。若大哥儿能进那个书院读书,于他定有受益。只是松山书院远在河南松山,离京城不下千里。大哥儿才十岁,她怎么放心让他肚子出门去那么远的地方求学。
只是……想到如今他们一房。因为大爷撑不起来,连族长之位都不得不让出去,若是大哥儿再没出息,他们这一房只怕真的完了。
桑大少奶奶闭上眼睛,狠了狠心,对王檀道:“还请表弟和表弟妹为我们大哥儿打算几分,将他送到松山书院去。”
玉不琢不成器,大哥儿在读书上还是有几分天分的,族里学堂只有一个先生,教着大大小小到了年岁的族中子弟,大哥儿在哪里根本学不了多少东西。而若是单独给他请一个先生来,不说每年大笔的束脩,连带着还有四季衣裳,四时八节的礼就是一大笔的支出,如今的他们根本负担不起,还不如将他送到松山书院去。只是,松山书院的束脩也应该不便宜吧……看来她回去,还要再翻一番她的嫁妆,看还有没有东西能当的就当了。
见桑大少奶奶这样答应,王檀也松了一口气。他们这样做亦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