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二是带着孩子拜舅舅家的日子,蒋氏和裴氏的娘家都在京城,路途遥远,除了年前让人送了年礼回去,年初二并不能回娘家拜年。原氏与王老夫人是同一个娘家,原家就在金陵,但今年原氏却也没有回去。原因是原氏的两位嫂子,原家的大夫人和二夫人今日来了王家给她们家的姑太太即王老夫人拜年了。
写到这里,就要先说一说原家以及王原两家的关系。
原家是乡绅世家,在金陵算不上望族,但称作大户还是可以的。王家在老老太爷考中探花入仕之前,与原家一样也是乡绅世家。王原两家算得上是世交,世代常有通婚。王老夫人与王老太爷就是从小定下的亲事,当时来说两家也算门当户对。只是后来老老太爷中了探花,这门亲事原家就有些高攀了。
丈夫有了功名,还是一甲探花,前程无量,王家老老夫人一时极后悔太早为儿子定下亲事,原本还想换个媳妇的。只是将自己的想法跟老老太爷一说,老老太爷却没同意。读书人最重名声,且他刚刚入仕,毫无根基,若得个无信的名声,于他的仕途无益,他才不干这样傻帽的事情呢。
老老夫人虽也出身不高见识有限,但胜在很听丈夫的话,丈夫跟她说了一堆堆毁亲的坏处,大部分她没有听懂了,但最重要的一句她听懂了,那就是毁亲会妨碍丈夫升官。行,丈夫不同意,那就不换儿媳妇了吧。虽然儿子娶不了高门媳妇有些遗憾,但以后有了孙子再娶高门的孙媳妇也是一样的。
老老夫人虽不是很满意王老夫人的出身,但她性子弱,向来不是能折腾的主,儿媳妇进门,婆媳也能和睦的相处。后来王老夫人又一连给她生下三个孙子,她便连那一点点不满也消了。
老老太爷是独苗,她也只生了一个儿子,老老太爷怕妾室有了儿子会生出二心,妻子性子又不强势,只怕妻妾相争闹得家宅不宁影响了他的仕途,干脆不让妾室生下孩子。因此老老太爷便也只王老太爷一个独子,连多一个的女儿都没有。老老夫人觉得自己没有为夫家尽到开枝散叶的责任,心中一直是愧疚的。现在儿媳妇一连生了三个儿子出来,儿媳妇在她心中的印象,立刻就抬高了三尺。
所谓身份地位决定家族关系,王原两家从前是世交,但随着老老太爷的官越做越大,王原两家的社会地位明显已经不在同一个档次上了,王原两家的世交自然也就没有以前那么世了。现在说王原两家,用“姻亲关系”来描述只怕更加恰当。但有时候,姻亲关系真比不上世交关系亲近。
王老夫人看着夫家步步高升,娘家却还在原地踏步,且王原两家的关系还有渐渐疏远的趋势,她自觉娘家有些不妙,便起了让夫家帮衬娘家的心思。联系两个家族关系最重要的一个方式是什么,自然是联姻。于是王老夫人早早的就在娘家挑了一个侄女,接过来亲自教养,打的就是培养表哥表妹感情的主意。
只是这时候的老老太爷已经做了文渊阁大学士,有大把的高门大户可以联姻,心里却是不愿意再跟原家结亲的。只是王原两家从前到底是世交,却也不好拒绝。长孙是以后承祠的宗子,娶的媳妇身份不能太低,否则压不住下边的弟妹。幼孙读书好,他指望着以后能承祖父志,考功名入仕继续光宗耀祖的,他媳妇的身份更不能低了。于是,既不占长又不会读书的二孙子便被推出去娶了原家的女儿。
现在的原家原有三房,一三房为嫡,二房为庶。只是十几年前,原家的三老爷突然与一个卖艺不卖身,出淤泥却比莲花还白的名妓真爱了,拿了银子帮小白莲赎了身,还死活闹着要纳进门,连父母兄嫂全出动都没劝住。结果也不知道是不是水土不服,小白莲一进门就变成了黑莲花,在原家的地儿上就敢偷汉子。
后面小黑莲玩刺激玩出了火,被原三老爷不小心撞见了,原三老爷气得直称要杀了这对奸夫淫妇。结果小黑莲和奸夫比他狠,先下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