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间,燕军开始猛攻德州城,甄武,张玉,朱能等大将轮番上阵,各种攻城器械也全部向着德州城招呼。
攻势之猛,让本就有些胆寒的德州城守军,更加心惊胆战。
李景隆坚强的守了几日后,见兵卒没有与城同碎之心,便晓得德州城定然守不住,李景隆自然也不客气,随即弃了德州,率众向着济南逃去。
而此刻的济南城在整个大溃败的时局中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城中不仅收拢了七八万的溃军,连军卒们的斗志也全部被激了出来,他们面对兵峰锐不可当的南下燕军,竟摆出了一副舍命死守的模样。
这一切的改变,全部因为一个人。
山东参政铁铉!
铁铉是一名读书人,纯粹的读书人,他不仅不懂怎么打仗,连和旁人逞凶斗狠都不曾有过,像他这样的人,在旁人眼里是上不得战场的第一线,因为他看到战场上血腥屠杀的一幕,不仅会胆怯,还会不由自主的升起书生那份特有的悲天悯地的心思。
但这些因素,不足以阻碍他成为一个有能力的官。
之前李景隆大军与朱棣对峙在白沟河时,就是他来负责给大军督运粮草,他很努力尽职,同时做事又周密细心,可以说把自己的工作完成的漂漂亮亮的,让李景隆的大军从没有粮草之忧。
可这些出色的后勤工作,改变不了战事的结局。
李景隆率领的六十万大军始终还是败了。
败的异常彻底,就好像是一座大厦一般,轰然倒塌。
当铺天盖地的溃军惶惶不可终日的逃命时,当朱棣携大胜之势一路所向披靡时,当他所熟知的那些城堡一个个被瓦解投降时,当军中无数将领都已经接受败局已定时。
他决定站了出来。
铁铉开始一路收集整合溃军,又耐心的安慰溃军的情绪,帮他们升起再战的斗志。
他说:“去济南,一定要去济南。”
因为济南不能丢!
济南一旦丢失,朝廷将再难清除燕军,而朱棣若是占据济南,退可划河而治,进可威逼淮安。
而淮安对于南京来说,不亚于涿州对于北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铁铉带着一路收集的溃军,一边向着济南而去。
路上,他运气好的竟然还遇到了被撵出北平城的高巍,他们俩人以前便相识,如今在兵荒马乱之际再次相遇,自然欣喜不已,当天他们两个便促膝长谈,他们志趣相同,一直聊到了夜里,当他们言及当今局势时,皆是忍不住的抱头痛哭起来。
可哭过之后,两人互诉忠心,相互鼓气,再次打起了精神。
国家动荡之际,总需有人出来力挽狂澜,哪怕最后力有不逮,无非以身报国。
他们在夜深时,不约而同的轻轻念叨了一句。
“若无力回天,那就以身报国吧。”
……
等他们带着这些残兵败将回到济南城时,立即便开始为接下来的防守做起了准备,他们先是安定了一番城中人心惶惶的百姓,然后联络上驻扎在济南城的军事将领盛庸。
盛庸本就有意固守济南城,听闻两名书生决意与他共同守城,顿时大喜。
之后三人一拍即合,又各司其职把济南城打造出了另一番气象。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也不知道对于他们是好事还是坏事。
济南城,你们的大将军回来了。
李景隆放弃德州后,一路奔行,终至济南城。
他见到济南城这番气象,先是大喜,随后便紧皱起眉头,等他见到铁铉,盛庸三人后,听到三人兴致勃勃的打算再给李景隆凑出十来万大军来,让他与朱棣再打上一场,李景隆当场就惊的呆住了。
不是吧,不是吧。
还要打?
十多万人说实话不难凑,李景隆一路从德州过来,不少将领带着残军依附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