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是中国有句老话,叫药补不如食补,尤其觉得生病了的人,更需要补充营养。
所以医院那边的鸡蛋简直供不应求。
——上周她拿着那点儿鸡蛋,到医院还没走到病房,就直接被抢购空了,还有好几户人家没买到,这几天天天问她呢。
这会儿总算是又有了。
但估计五十斤也不够,张华玲想了想对苏桐开口,“你要是再换了鸡蛋,也不用非等到周天,直接来学校找我就行。”
苏桐答应着,又把做好的衣服拿了出来。
张华玲见了也十分满意,“居然是只小白兔,我还以为都是熊的呢。”
苏桐笑了下,“您家的不是闺女么,小熊倒是也可以,但是我估计她会更喜欢兔子。”
张华玲摸了摸那兔子,“喜欢,肯定喜欢,诶呦这眼睛跟红宝石一样,可真好看。”
那是刘山花绣上去的眼睛,谁见了都说好看。
就是绣起来还是有点儿费事的,所以苏桐打算一会儿去供销社,让李主任帮她打听打听,能不能买到点珠子或者亮片啥的。
要是有那些东西的话,衣服上能做的花样就更多了。
说话的功夫,其他人也来了张华玲家,用票儿换鸡蛋,或者拿衣服。
苏桐几乎在每件衣服上,都做了点小改动,比如掐腰那里带着两道小褶皱,又或者肩膀那里做出个泡泡袖的形状,对这些老师来说,可真的是意外之喜了。
虽然这年头没有“撞衫”这类讲究,但能美的与众不同,还是人人都愿意的。
而且苏桐这次来,是有准备的——她弄了个本子,画了点儿衣服的样式在上面。
她没学过这方面的东西,所以只画了成衣的大概样子,可就这样,也让她又接了好几单的生意。
就算她连连说,做出来和她画的不一定完全一样,但依旧止不住别人下单的手。
她来之前刘山花和王桂花还担心以后就没生意了呢,现在看来真是杞人忧天了。
而且苏桐本来是把做衣服剩下的零碎布料,给她们带回来了的。
不过城里人不像她们村里,一点碎布头都要留着做鞋底用,他们把稍微大块
点的布料挑一下,留着以后补衣服用,其他的就打算扔了。
苏桐见状拿过来,“不用的话,送给我吧!”
她倒不是要纳鞋底,而是打算拼一拼布头,做几个靠垫什么的,自用或者卖着赚钱,都是好的啊。
反正都是要扔的东西,这些人也没啥舍不得的,还告诉她下次把大块的布料拿回来就行,小的直接就给她了。
苏桐于是拿着一大包的布料,离开了张华玲家。
这会儿已经到了午饭的时间。
王桂花最近变着法的给苏桐做好吃的,所以她肚子里已经不缺油水了,也不太馋,就随便吃了碗面条,之后去了供销社。
买了白糖,又用换来的票儿买了几斤棉花,苏桐才去找李主任。
她之前给李主任的那二十块钱,居然换来了五十斤的大米和七十斤的白面。
和用票儿买也差不多了,当真是意外之喜。
可苏桐拿不了,正为难的看着那两袋子东西,就见李主任表情慷慨的一挥手,“回头让陈红斌帮你扛回去。”
苏桐:……
早晨陈红斌就帮她背鸡蛋了,还用人家背这个,真有点儿不好意思呢。
那,以后她就不说陈红斌傻了。
又听苏桐说要找珠子什么的,李主任想了想,“你自己拆行不行?”
说着带苏桐去了仓库,找出一包装饰品的项链之类的来,很实在的开口,“之前进的货,但是没卖出去。”
苏桐打开之后,被那股子廉价的塑料风,给震了一下。
那金灿灿的一长串,或者五颜六色的花样,还有直掉漆的“珍珠”,绿的发假的“玉石”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