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快穿之炮灰男的逆袭> 第三十四个故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四个故事(1 / 6)

“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 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它通常是在三种情况下出现:一是君臣错位,二是天灾造成灾难, 三是政权危难之时。用意都是自责, 只是情节轻重有别。

明思宗也就是原崇祯曾六下罪己诏,分别在崇祯八年,十年, 十五年,十六年, 十七年…

这么频繁的下罪己诏,结果对于缓解天灾还是没什么卵用, 所以季言之坚决的没有下罪己诏, 他用顽强的意志力‘扛’过了御史们的哔哔哔,用年底的那场剿灭乱党大捷来洗刷自己的憋屈。

崇祯六年, 有来往海外经商者从美洲等大陆带回了马铃薯、玉米等物。期盼已久的季言之对此欣喜若狂,以圣人也不可朝夕令改为由, 当场就兑现了自己在崇祯元年时, 广告天下许下的诺言,封了带回大量高产粮食好留作种粮的商贾侯爵的爵位,就连献上辣椒、胡萝卜等蔬菜种子的商贾也都赏赐了士子身份,允恩科科考。

崇祯七年, 经过将近一年时间在皇庄大面积的试种, 所得可耕种的种粮足以推广几个州县后,季言之下诏将所有种粮免费提供给老百姓。

当然了鉴于大明官员们安分了一段时间又会死灰复燃的尿性,着百姓去县府衙门去领种粮的时候, 都是由锦衣卫协助当地官员办理的。

这样虽说杜绝不了某些官员谋私利,但至少还是遏制了不少,清水不能养鱼,季言之也没要求手底下的人一个个清廉得两袖清风,但怎么着也要懂得适可而止,明白什么能贪什么不能贪吧!总之这么做的结果是绝大多数的种粮都顺利的到达了老百姓的手上,顺利的种在了地里头。只有山西、陕西两地出了一些问题…

历史上,不光明之一朝,陕西、山西两地都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容易出天灾**的地界,总是少不了它们的身影。在小冰川时期这小婊砸的影响下,陕西、山西两地基本年年干旱,从来没有捞到过例如水涝的灾情。

今年吧,天公还算做美,偶尔下的几个零星小雨,到底让地里头的庄稼存活了。

只是真的不能高兴太早,没有了旱灾,却出现了蝗灾。

铺天盖地的蝗虫所到之处,野地良田的绿色植物都无一幸免,就连树木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当地的官员到底还是有一些小聪明,派了不少人用网捞捕蝗虫,和着各种粗粮制成了救济干粮,总算挨过等待救济粮的到来。

而问题就是出在救济粮到来之时,官民将救济粮和种粮都一起吃了…

季言之接到陕西、陕西两地巡抚的请罪折子,都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按说这事儿说起来的确情有可原,毕竟饿慌了谁管这些是种粮还是什么的,没吃土都算不错了,但季言之还是有点啼笑皆非。

季言之觉得这回负责押送救灾粮食赈灾的钦差大臣还是挺给力的,什么是救灾粮什么是接下来可耕种、种粮分得清清楚楚,但就是没防着老百姓们将救灾粮、种粮一起给吃了…

“皇庄还有留作种子的粮食吗?”啼笑皆非的劲儿过后,季言之转而问兼管皇庄收成事宜的王承恩。

王承恩回答:“留了一些不多,堪堪够皇庄里的农户们来年耕种。”

季言之蹙眉起来,王承恩又道:“其实陛下,老奴不倾向于将皇庄剩余的种粮再押运至山西、陕西两地。山西、陕西两地年年天灾不断,收成真的算是听天由命,这回虽说蝗灾刚过,但谁又能保证接下来的一段时日会风调雨顺,而且将种粮果腹的事情不加以惩处就再送种粮的话,焉知山西、陕西两地治下的百姓下次还会不会明知故犯……”

“朕明白你的意思,只是惩处之事不要再提,如今天灾不断,百姓皆苦,山西、陕西两地百姓更甚,朕相信如果饿得实在受不了,谁愿意将来年的希望给吃掉。”

季言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