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倩描述得很细,李良吉连画了五张,李曼倩才算真正地满意。
等到画女人贩子时,下人在外面禀报说饭做好了。
江氏说道:“咱们吃完饭再画,恩公和小曼上定饿了。”
李良吉放下画笔,领着李诺去客厅吃饭。
四人分宾主落座。李曼倩看看厅里的人,春华和秋实在,李忠也在,就是不见她的奶妈华嬷嬷 。她就问道:“娘,华嬷嬷去哪了?”
江氏道:“你华嬷嬷自从走丢后,就急病了,前天儿刚好些,就回老家去了,她说要让她侄子外甥也帮忙去找你。过几天肯定得回来了。”
饭菜上来后,李良吉和江氏不停地为李诺布菜,斟酒。李良吉虽不善饮,但因为今天高兴,还是陪着李诺喝了好几杯。
李良吉面色潮红,动容地说道:“在下姓李,恩公也姓李,我们是一家子人呀。”
李诺笑道:“是啊,也真是缘分。”
两人你一杯我一杯的,越说越投机。
原来这李诺是青州北安人,父亲早逝,家中还有一个老母和弟弟妹妹,为了养家,他来了县衙当看门的。
李良吉道:“恩公这样年轻,又是这样的品性人才,只当个看门的,未免屈才。”
李诺道:“这也是没办法,毕竟我要养母亲和弟弟妹妹。”
李良吉说着,心里已经有了计较。他决定要好好地报答这位恩人。
吃完饭后,李良吉等人又回到书房里继续画人贩子一行人的画像。
这次是轮到画女人贩子了。李曼倩描述也得很详细:“那个女人白胖,圆脸,个子也不高,大概到娘的鼻子那儿,对了,她身上还有狐臭。”狐臭李良吉没办法画出来,但是他在旁边记了一笔。
接下来是看管她的几个婆子的长相,李曼倩能记得全部都画了出来,最后成了厚厚一摞。李良吉决定再根据画像多描几张。
李家夫妻留李诺住了三天,并送了很多礼物和钱财,李诺起初坚决不收:“李先生,我送小姐是应当应份的,是奉我们大人之命来的,这礼我不能收呀。”
李良吉道:“这礼只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不收我们夫妻过意不去。你们大人那里你尽管放心,我已经写好了信,也送了一份礼和锦旗给你们大人。不日就让商队带过去。”
但是李诺仍是坚决不收,最后李良吉无奈,只好让江氏给他准备了一些吃食和一身换洗衣裳。李诺这才收下了。
但江氏终究是过意不去,悄悄把一百两银票缝在了衣裳里。
李家人本来还想留李诺再住几天,但李诺说他还要回去交差,还要拿着画像回去抓人贩子,不能
再呆下去了。他这么一说,李家也不好再留。
到了定好的日子,李家一家人依依不舍地把他送出府去。
回程时,李诺是一个人,自然就快了许多,三五天就回了青州。他回去后便带着李良吉画的画像去找知县大人汇报。知县大人听罢也十分满意。没过两日,就有明州商队敲锣打鼓地给北安知县送来两面锦旗。同时送来的还有五百两银子,以及其他一些明州特产。
知县大人高兴地收下了锦旗,但是银子却被拿来当了赏金,用来抓捕这伙人贩子。官府本来就有赏金再加上李家送的,加起来足足有一千两,人贩子夫妻俩赏金最重,每人三百两,其余的从犯每人一百两。得供线索者也有赏金,丰厚的悬赏再加上李良吉画得惟妙惟肖的画像,那人贩子最终在余州被抓获。
被拐的女孩子绝大部分都被送回父母身边,只有一个女孩子怕再次被卖,死活不愿意回去,后来被余州当地的一对开店的夫妻俩收为养女。
人贩子夫妻俩被判了重刑,押入大劳,几个从犯也判了邢。这一起大案终于告一段落。
而回到李家的李曼倩也渐渐适应了家里的生活。她帮助父母慢慢地调理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