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而二年级的读书生涯在陈栖穿过来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这意味陈栖她要去上三年级。
不过陈栖从原主的记忆中知道,红旗大队是没用学校的,如果要上学,得走上一个半小时到隔壁大队上水大队去上学。
陈栖觉得路好远,这算算,一天来回就要三个小时了。
就在陈栖苦闷的想着每天要走那么远的路去上学的时候,一个消息传来。
晚上,红旗大队的广播响起来。
“通知,通知,晚上7点红旗大队所有社员到祠堂集合。”
陈家所有人吃过晚饭之后就一起去祠堂,而陈栖也跟着张翠翠和陈建国来带祠堂了。
在路上,陈栖和建国他们遇到了徐芝他们这帮知青。
“徐芝姐姐。”
陈栖对于徐芝很有好感,她觉得徐芝根本不像她外表那样子冷冰冰模样,她觉得她是一个很温柔的人。
“徐知青、刘知青,你们也去祠堂。”
之前陈建国就将她闺女搭驴车不舒服,是徐芝点破的事情,所以她还满感激徐芝。
“对,翠翠嫂子要不一起走吧!”
徐芝看了张翠翠,又看了陈栖睁着一双杏眼,笑嘻嘻的看着她。
李招男则撇嘴,哼了一声,拉着陈建党和几个儿子跟着陈老太他们先走。
也许是跟张翠翠她们熟悉了,徐芝和另外一个知青刘清清也那么拘束了。
“翠翠嫂子,你知道这次大队长让我们去祠堂集合是为了什么事情。”
刘清清还是比较好奇,毕竟如果一般不是什么大事情,大队长都不会通知他们去祠堂集合。
“刘知青,你放心没什么大事,估计是要说秋收的事情。”
张翠翠在红旗大队生活了十多年,队上每次通知的事情都不算是什么大事情,所以她倒没觉得有什么好担心的。
几人说着话,说着说着就到了祠堂了,陈栖和张翠翠打了声招呼就去找陈建国他们。
张翠翠和陈栖她们还坐热屁股,大队长陈民生拿着铁制的大喇叭到祠堂最前面,对着大家说:“大家现在安静下来。”
原本吵闹的祠堂也随着大喇叭专递出来的话安静了下来。
大家都安静坐在底下等大队长发话。
陈民生拿起大喇叭放在嘴边,“这次召集大家来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和大家说。”
陈栖听到大队长这句话忍不住偷偷的笑了。
这大队长说话很好笑,如果不是重要的事情,干嘛在广播说。
不过陈栖又认真听起来。
“我接到公社的通知,公社批准我们红旗大队办小学了。”
陈民生这句话基本是兴奋的喊了出来的。
可以办小学了,那不就意味着她不用每天走那么多个小时的是路程来回。
陈栖兴奋的想大叫。
不止是陈栖,就连陈建国和张翠翠都很高兴,闺女终于不用每天走那么长的去上学了。
而且就在自已村里,他们能看着闺女,不用担心闺女在其他村里会被欺负。
红旗大队里其他有供孩子们上学的人家也是很高兴,在自已村里读书,学费会少点,吃的话孩子们还可以回家吃。
也有人对于大队长这个通知无动于衷,因为他们家里的孩子都没有一个去上学,甚至还在心里觉得大队长通知他们来这里简直是浪费时间,有这时间还不如在家里休息,白天干了一天的活,就指望晚上能够好好的休息一下。
至少王来弟心里是这么想的。
而陈老太则是在心里盘算这个学费的问题,在自已村上学,学费会少了点,她们家好几个男娃都在上学,这样算一算,都省下好多钱了。
陈老太倒是希望家里的男娃都不去上学,这样子省下的钱更多,可是陈老头却发话,赔钱货可以去上学也可以不去上学,但是男娃的必须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