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用书刀削去错处重新写的,略微下凹,不留心注意难以发现。
等等。
荀忻又确认一遍字迹属于荀彧。
尚书台下诏常由侍郎等属吏代笔,荀彧亲笔写得少,今日两份却都是手书……
荀忻曾临摹过荀彧写的字帖,他努力回忆兄长写字时习惯的点捺,果然发现几处违和。
只得其形而未得其神,这是仿冒的笔迹?
最重要的是,完美主义如荀文若,从来不用书刀。荀彧极少写错字,一旦写错他会重新再写一卷。
瞬息之间他心思百转,望向还在等候的骑士。
这几人的目光始终落在他身上,方才指名便问,仿佛预料到他会出现在这条路上,出现在步卒中。
形迹可疑。
他对身边亲兵低语几句。
还是刚才取物的那名亲兵上前道,“荀侯请君传语令君。”
骑士拱手称诺,又听对方示意他去荀忻面前。
他再应一句诺,面色恭敬却不禁腹诽,荀氏兄弟果然惯于公器私用,与曹贼不愧是一丘之貉。
骑士低头向着荀忻走去,没走两步却见眼前寒光一闪,几只弩.箭凭空冒出,直冲着面门而来。他避开要紧的两处,却被一箭射中面颊,顿时血流如注。
“荀贼!”他哪还能不知道自己被人看破,忍着痛拔出佩刀想要拼个死活,然而走不出两步弩.箭又至。他来不及说话,口冒鲜血倒地,死不瞑目。
至死想不明白自己何处露馅。
剩余几人也逃之不及,被射成筛子,无一活口。
亲兵们上前补完刀,取下骑士的腰牌提给荀忻,“主公,是虎贲无误。”
士卒们也满头雾水,看那贼人刚才的表现,确实是叛贼无疑。可是大家在现场有目共睹,都没有发现任何破绽,荀侯是怎么看出的?
难道真的有人能肉眼辨出真伪,察人忠奸?
他们又不由庆幸荀忻严令军中弩.箭、佩刀不能离身。
即使是去修缮民舍,他们也近乎不知变通地全副武装。看似是累赘,关键时刻却能救命。
眨眼间失去主人的战马嘶声长鸣,甩动尾巴,在雪地里略显不安。
“许都必生变故,速遣人回营增兵。”
“诸君疾行,随我入城平乱!”荀忻快步往前走,拾起地上的马鞭,拉住一匹马的缰绳,翻身上马。
剩下四匹马也更换了主人。
荀忻跃马扬鞭,带着几名亲兵当先而行,换道直往邻近的东门。
————————————————
“陛下。”小黄门看着天子坐在原位久久地发呆,小心唤一声。
刘协回过神来,望向殿中的刻漏,浮箭所指,距离荀文若出殿已过了一个时辰。
“朕前日写予董承诏书,毁去罢。”刘协拂袖起身,“若有泄漏……轻重汝知。”说罢转身走向伏后的寝殿。
董承游说他的话言犹在耳,“陛下甘愿政由曹氏,为其牵线木偶?”
“……曹贼屯兵官渡,急于与袁绍决生死,内外忧患,无暇他顾,此为千古良机。”
“若趁此时夺得许都,外联袁绍,据曹操于许都之外,陛下再召徐州牧刘备、荆州牧刘表为拱卫,从此政还天子,不再受制于人。”
政还天子,不再受制于人。
刘协怎能不心动。
曹操外恭内倨,将虎贲等宿卫禁军替换为心腹亲兵,名为护卫,实为监视拘禁。
两年前议郎赵彦为他陈言时策,竟为曹操罗织罪名所杀。
刘协清楚自己的处境,从一开始的义愤填膺到如今隐忍顺从,他韬光养晦等待着反抗的时机。
若不是实在无人可用,他怎会将希望寄托在同样狼子野心的董承身上?甚至应董承所求写下所谓衣带诏,给他奉诏讨贼的名头。
到此刻宫中仍风平浪静,刘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