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救人这个话题, 在场的人全都沉默起来。说句实话,就算知道知道蚩尤的踪迹, 想要从他的手中救下祝蓁蓁, 也很难,因为很简单,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 实力皆远不如人;更何况还不知道蚩尤带着人躲在哪里呢?三界这么大, 想找他俩实在是不亚于大海捞针,太难了。
不同于其他人,太乙真人相对这个话题更轻松一些, 因为本身他对救不救祝蓁蓁都是处于无可无不可得态度, 所以他更关注的是哪吒要去金城当城主这件事。
虽然哪吒已经被玉帝罢职, 并且还晓谕三界, 而元始天尊也已经让杨戬去天庭任职, 这意味着哪吒在一段时间门内事不用想着回天庭了。
可不能官复原职, 不代表他就没事可做。要知道, 元始天尊虽然生他的气, 可并没有将他驱逐出道门,再加上哪吒到底犯了什么错, 玉帝虽然在晓谕三界的时候说了,但除了知道内情的几个, 都不信他会结交妖邪, 因此绝大多数修行者都认为哪吒要么是诬陷, 要么是天庭和道门博弈,道门这边落了下风,所以哪吒成了由此而来的“牺牲品”。
因此哪吒道门第三代嫡传弟子领军人物的位子还是很稳的,而元始天尊的光芒太盛, 并且广成子这个道门第二代大弟子,虽然在最初得到了认可,可封神之战中,他的表现不仅一般般,在封神之战结束之后,还有几位师弟师妹转投了佛门,对他的声誉是极大的打击,因此外界对他不怎么认可,所以他这个二代亲传弟子一直没办法接手道门的事宜,导致元始天尊不得还要亲自出来主持大局。
在哪吒呆在金光洞思过这段时日,元始天尊和太乙沟通过,有想让他接手道门这一摊的想法。不是让他马上就接手,而是先处理一些相关事宜,为将来接任掌教做准备,顺便让他见识一下世情和人心,也算是一种历练吧。
和道门的掌教比起来,金城的城主的份量根本不够看,因此太乙出声打破室内的静默,“哪吒,虽然北俱芦洲建城,确实是以你的名义申请的,并且玉帝也昭告三界,表明你是金城的城主,但北俱芦洲是什么样子,你很清楚。你跑到那个鸟不拉屎的鬼地方去做城主,能有什么作为?”
申公豹虽然不知道元始天尊的打算,但他就算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太乙不会愿意哪吒去担任金城城主。除了和金城目前看不出前途有关之外,还因为他很清楚,尽管哪吒不认为他现在这个样子,是被祝蓁蓁所害,但太乙恐怕并不这么认为,更何况,祝蓁蓁说到底终究是妖怪,和她做朋友,在他看来,应该已经是太乙的极限了,而和她走得越来越近,还去她建得城担任城主,这绝对不是太乙喜闻乐见的。
因此他对他的反对并没有露出什么意外之色。只有结果吗,他也不怎么担心,就算这些年太乙和哪吒之间门发生的事情他不知道,但当年哪吒和李靖他们父子之间门的事,他可是清楚地很,同样,他也很清楚自己的这位师兄到底有多宠爱哪吒这个弟子,所以他知道,就算他反对,最后也拗不过哪吒,恐怕还是得无奈的妥协,因此装作没听到他说什么似的,端起茶盏,默默的喝着茶。
不同于他智珠在握,来之前听他提到这次拜见太乙的一大目的就是将哪吒拐去当金城城主的石猛听了他这话,心慌的同时,也不高兴起来。他在装作凡人,入世历练之后就曾和祝蓁蓁提过,希望她改善一下妖族当下在三界的处境,并为其未来做谋划,但当时祝蓁蓁虽然没有直接拒绝他,可也没给他回复,直到她建了金城,和他提起,打算以这个城池作为妖族根基之地,所以他对这个金城寄予的期望,甚至是最高的。
因此他急急的驳道:“真人这话大谬。是,北俱芦洲苦寒荒僻,不适合久居,但三界如今人烟稠密之处,哪一处在最初都不是荒无人烟的荒凉之地,还不都是先辈们筚路蓝缕,一点一点的开辟出来的?也因此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