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侯拿到周安的计划书,一楞。
他们家世代从军, 他做为昌平侯府的继承人, 也是从小就入了军营。他对同袍的感情, 肯定是感情很深的。那都是自己患难与共生死与共的战友,伙伴儿们。
昌平侯还收养了不少昌平军的遗孤,也接济了不少伤残的同袍。每月也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要是真能象计划书里说的那样,开个学校专门教一些谋生的本领给这些同袍和长大的遗孤,挣不挣钱的,最起码他们也就有了一个出路。
“你真愿意把菜谱教给别人?”昌平侯好奇的问道。
这一般都讲究“教会徒弟, 饿死师父”的。好多学徒,要在师父家白干多少年, 都不一定能得到真传, 就是教手艺,有些师父也是会留一手的。
象一些美食菜谱,有时候甚至是一个家族的家传秘方呢。比如 ,有些卖炖鸡卤肉的,那一口老汤,就传了几百年呢。
周安的脸刷的就红了,他, 他真没这么伟大的呀, 这些菜谱在后世的网上到处都是,比如,一个回锅肉,网上差不多就能找出成百上千个版本来。大家还要宣传一下, 生怕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视频呢。
他也只不过是捡了时空穿越的便宜。这些美食,说起来,都是中华美食文化的结晶呢。
心里这么说,但是话肯定是不能这么说的。
他把头大义凛然的一抬:“侄儿也是偶然得到一本菜谱,是一位老兵回乡后钻研厨艺留下的。侄儿一向崇敬为国征战的英雄,如果能够为他们做些事情,也是侄儿的荣幸了。”周安腼腆的笑了笑。“侄儿想着,世伯也会亏待侄儿的。”菜谱他都出了,挣了钱,哪怕为了做给别人看呢,昌平侯也会给他留一些股份的。
昌平侯哈哈一笑,点了点头。
同意,有什么不同意的。他早就想着给这些手下人找个出路了,只是一直没太好的办法。如今有人送上门来,为什么不试上一试呢,更何况,人家说,不用他出钱。
当然,人家说不用他出钱,他要是一文银子不出,那也就太不讲究了。
昌平侯着人拨了一座四进大宅给周安。
周安算是正式在西北以方公子的身份安顿下来,宅子,他带着青风明月和老卫住了一进,老卫的下属住了一进。
第二天,二十多名伤残老兵就过来跟着周安学厨艺了。周安把五十多种经过后世广大吃货们检验的长盛不衰的小吃,都做出来,给大家一一品尝。每个人可以学其中的五种。象煎饼果子,过桥米线,麻花,千里香大馄饨,等等。这些人学会了手艺可以回乡,开个小摊。另外,还教一些菜的基础做法。
如果对做菜有一定的天分的话,想继续学炒菜啥的,就是要签长期用工的契约,等学会了以后安排在将来要开的酒楼里工作。
有八个人想着将来回乡,挑了五种小吃,用了二十多天的时间学会了。他们都知道学门手艺不容易,现在不花钱能学方子,都很珍惜这个机会。周安还做了好多后世的小吃小推车,让大家推着小推车去榷场叫卖。同时也多听听食客的意见和反馈,不断改进。每个人收获都不少,回来的时候脸上都带着喜悦的笑容。
另外的十个人选择了学炒菜留在酒楼工作。一个月下来,差不多也教了不少菜谱了。这些人暂时先不用把厨艺钻透,只要能按部就班的把酒楼里的菜谱上的菜做出来就好了。回锅肉,水煮肉片,锅包肉,春饼,红烧肉,扣肉,各种凉拌菜,口水鸡,炸蘑菇,蚂蚁上树,水煮鱼,烤全羊,焖羊肉,糖醋排骨,糖醋鱼,刀尖丸子,豆腐酿等等,手把手的教,甚至把调料进行量化,火候要点啥的多叮嘱几遍,本来挑的就是对厨艺多少有些天分的,学上二十天,也都能学个差不离儿。
还有一个专门学做火锅炒料的。西北羊肉多,羊肉一定要涮起来。
昌平侯提供的两个铺子也装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