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王瀚文就被兴安带到了御书房。
王瀚文施礼见过李均后,李均也没有弯弯绕绕,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王爱卿,你老实告诉朕,为什么粮价的事情,不能强制压下去?”
这个问题,就像是李均心里的一根刺。
那些粮商有粮又怎么样?
难道还敢跟国家作对?
别说大乾是一个封建皇朝,哪怕是在李均穿越的那个世界,也没有哪个商人敢跟国家作对!
王瀚文听到李均这个问题,他不由的苦笑了起来,道:“陛下,您心怀百姓,实乃百姓之福,但是粮商杀不得。”
“这些粮商背后都是大乾各地的世家支撑,这些世家在大乾根基太深了,各行各业,无论是从商,还是从政,都有他们的身影。”
“且不说在野,就单单说在朝堂上,绝大部分的朝臣背后就有那些世家的身影,他们都出身世家。”
“您若是要杀粮商,那些朝臣们怎么肯?”
“你若是强制以武力执行下去,必将轰动朝野,引起难以想象的动荡啊!”
“其中利益盘综复杂,牵一动而动全身啊!”
又是世家!
王瀚文这样一说,倒是提醒了李均,能够读书做官的人,可都是贵族世家!
他说怎么朝堂上的大臣们都反对强制打压粮价,原来问题的根本原因,不在粮商,而是就在朝堂之上!
李均打压粮商,强行将粮价压下去,不就是触及了朝堂上这些大臣们的利益吗?
所以,李均想要采取强制性的措施压下粮价,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这些世家真的可恨啊!”
李均心里十分的恼火!
世家之害,远胜于天灾之害!
“陛下,这些世家确实可恨,但是我们大乾朝政的稳定,离不开这些世家啊!”
“所以,他们动不得,一动便会天下大乱,大厦将倾,只在顷刻间。”王瀚文道。
李均深呼了一口气,他也明白这些世家的可怕之处,要想不被这些世家掣肘,必须要革新!
但是,革新不是李均想要实施就能够实施的。
单单说一个问题,这些世家将所有的人才全部垄断了,李均革新也要用臣子去革新吧?
那些世家出身的臣子能帮他革新?
能帮他去打压自己的家族?
那想想都是不可能的!
提起革新,李均倒是想起了科举制度,直接从民间选拔官员。
只是,如今大乾那些世家可不仅仅是垄断了全国读书人,更加垄断了知识。
大部分的书籍,都被那些世家收藏,除了世家子弟以外,根本不会轻易视人。
人才垄断,知识垄断,科举制度确实是能够改变当前的垄断格局又怎么样呢?
连书都没有,读个锤子啊,科举个鸡毛!
李均若想革新,首要的便是降低读书成本,让全天下的人,有书可以读,方可逐步实行科举制度!
此事不是简简单单的革新就能够改变的,需要一步步慢慢来,不可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