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正时分,骄阳横肆长安,山风轻拂枝叶,斑驳光影一茬又一茬地洒落林间。
马蹄飞奔,崔英家中的老骊马紧紧跟着“烈玉”,竟把裴淳裴沅他们都挡在了后头,而崔英则再次被裴君慎环在怀中、以袖挡风地赶路。
崔英初来长安,对崔氏在长安城的人际关系尚不熟悉,直到半刻前在草屋里才从裴淳口中得知——
礼部侍郎沈章文的妻子竟是她伯娘的庶妹,而伯娘之前在府中收到的沈侍郎府拜帖就正是沈夫人所书。
女儿无辜遭难又大发脾气不肯见人,沈夫人着实想不到什么好办法,这才着急写下拜帖送去了崔府。
听裴淳说,伯娘到沈府之后沈三姑娘的确收敛了些脾气,不再又摔又喊,但仍不肯见人,只在屋子里隔着房门一边啜泣一边和伯娘说了几句话。
他离开时还看见伯娘正派人回府中传话,说是今日要留宿沈府。
所以现在,崔英和裴君慎正在前往沈侍郎府的路上。
一个为救人,一个为探案,倒是凑巧奔赴了同一个目的地。
这般想着,崔英悄悄挪开了点儿挡在脸前的衣袍,杏眸迎风忽闪,瞧着裴君慎那双骨节分明又漂亮修长的手忽然有些感慨:可惜啊可惜,如此绝色,却和她没什么缘分。
迎着清凉山风,崔英轻叹口气,小幅度地松了松挺得有些僵硬的背脊,然后深深吸气继续跟裴君慎保持好距离。
裴君慎自然有所察觉。
先前从大理寺去草屋,崔六姑娘的火红氅衣紧贴着他官袍前襟,两人之间几乎没什么缝隙,如今却是秋风将氅衣灌得鼓起才勉强碰上他一角衣衫。
可他一时间却找不出什么缘由,明明草屋离开时崔六姑娘的神色瞧着并无异常。
罢了。
还是尽早赶赴沈府请崔夫人向崔公说一说情,若崔公愿与他同力,清康坊之案或可更快勘破,崔六姑娘所担心之人亦可平安无虞。
出山后,马儿蹄下厚实的黄土地眨眼间就成了坚硬的青石板,飞扬的尘土渐消,烈玉行进的速度也随着裴君慎轻拉马绳而慢了下来。
长安城有令,任何人都不得在百姓面前纵马,违者仗二十,罚百钱。
偏偏沈侍郎住在归义坊内,与他相邻三坊之中也大多是百姓住宅,其间住得或是商贾摊贩、或是在各家衙门当差之人,街道之上常有人行。
而待进入归义坊则更要慎行,这里头住的不是世家大族子嗣就是朝廷要员。
如此足足过了小半时辰,崔英终于看见那块刻着“沈府”二字的鎏金门匾,她心下顿松一口大气——若再不到,今日她的小腰恐要不保!
裴君慎轻“吁”勒马,下马后如在草屋外一样朝崔英伸出手,想要扶她下马。
可崔英却愣了愣,余光扫了眼刚刚勒停马儿的裴淳和裴沅,而后才轻吸口气将手搭在了裴君慎的手腕处,礼貌道:“多谢裴大人。”
“……”看见她的动作,裴君慎诧异抬眸,心头不知为何竟闪过一丝烦躁。
但他向来擅长压制情绪,面上表情并无任何变化,对上崔英的杏眸后只淡淡点了下头。
崔英看着他笑了笑,双脚一沾地便立即撤回了自己的手。
与此同时,裴沅和裴淳也一先一后的下了马。
沈府守门的小厮在看见裴君慎穿在身上的那官袍时便很有眼力见地迎了上来,恭恭敬敬地向他揖礼:“这位大人,敢问可是来寻我家侍郎?”
今日沈侍郎在朝上参完刑部和大理寺一本办案不力,又参了一本金吾卫护城不严,参得李玄贞面子上实在挂不住,便“特赐”沈侍郎在家休沐三日,等安抚好家中人心再去上朝。
不过明眼人都知道,这“恩赏”给得看似体贴,其实是圣上在生沈侍郎的气。
办案不力参一个刑部就罢了,何必把金吾卫跟大理寺也一起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