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级别,田小苗分了一套三居室,粉刷了墙壁,配了家具,焕然一新。新址那边,柳冬生也分配了住处,可以一起过周末。
安顿下来了,田小苗投入到了工作中。
她不想放松警惕。
和平了,并不代表危险的彻底解除。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涌动。
在忙忙碌碌中,进入了三月。
田小苗迎来了三十九岁生日。孙梅英一直记着,说要好好过一过。
“娘,我不过生日了,省得又老了一岁……”
田小苗摆摆手。
马上就迈入四十的门槛了。她觉得自己还年轻,尤其是心态上,就像当年北上时,意气风发。可过生日却提醒着她,进入了一个成熟年龄段。
这时候,江黎明和林恪静回国述职。
他听到小苗回了沪上,黯然神伤。
过去的早就淡忘了。
可每次回到京城,想到小苗也在这座城市,就感到踏实。这些年驻扎在外,最思念的是祖国和家人,也包括小苗。
这种情感跟青春记忆联系在了一起。
很多时候,他不会刻意提起,却从不曾忘却。
这跟恪静的感情不同,他爱着恪静,像妻子、妹妹,时刻挂在心上。他们有三个孩子,两男一女,大部分时间在国内生活。这是出于安全考虑,不想孩子成为软肋,成为要挟他们的借口。
这趟回来,他想把工作重心转到国内。
恪静说:“出去那么多年,对孩子们关心不够,得跟孩子们在一起……”
可组织上怎么安排,还未确定。
他跟恪静说:“一切服从上级指示,如果需要,我们将继续奔赴前线……”
江立峰也希望孩子们留下来。
这么多年,一直担着心,怕在国外有个闪失。
他嘴上不说,可心里何尝安稳过?
林家也是这个意思,说:“该奋斗的都奋斗的,孩子们都四十出头了,也该安顿下来了……”
国内情况很复杂,在外面反而简单一些。
这天,江立峰把黎明叫进书房,单独谈了谈。
他退休了,可消息还很灵通。
“去年,柳冬生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得罪了一些人……”
江黎明猜测,跟小苗有关。
那种分析预测,一般人做不到,唯有田小苗有这种能力。这也间接地帮他的大忙,不但避开了危险,还免受了处分。
这么多年了,小苗一点都没变。
江黎明去翻译室大院走了走。这是他跟小苗一起战斗过的地方,那林荫小道、花圃、四合院还保持着原样,残留着一点气息。
一个星期过后,工作安排下来了。
江黎明在信息研究所,接替小苗的工作。林恪静去了外事办,负责对外交流。这也许是一个过渡,很快会有新的任务。
到了“五一”节,学校搞活动。
很多校友赶到了沪上。
江黎明和林恪静也来了。他们见到了小苗,还有昔日的同学们。
有的变化很大,有的还跟当年一样。
尤其是田小苗,穿着白底碎花连衣裙,扎着马尾巴辫,像个女大学生。
这不仅仅是装扮,更是气质和精神面貌。
林恪静有点眼热。
她打扮得很亮丽、很时髦,却少了一分清新淡雅。
同学们聚在一起,有说有笑。
听到林恪静在京城负责接待外宾,羡慕得不得了。林恪静喜欢出风头,多少有点炫耀。江黎明咳嗽了两声,可林恪静装着没听见。
这么多年依然未改。
江黎明站在人群外,跟小苗交换了一下眼色。
意识形态领域不再提了,保密工作没那么重要了,像他们这样的外交人员限制少了。他觉得这样不好,只提人性化,却丧失了警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