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因为姜家大房除了嫡长女就只有两个庶出的幼女,没有庶出的幼女去喝了嫡出长女的‘药’的道理。
唉,不管这些了,不过这个时候怀了,必是留不住的。
难道姜姚丰是天命之人?
太子必是出自她腹中吗?
武娇娥对这个姜梅丰有些失望。
而后,武娇娥便放开了。
这是命运!
这是姜梅丰的命!
送走京城姜家的管事后,武五爷也通过驿站送来了家书。
大概意思是他进了京城的青松书院,书院十分规范。
细分成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他入了高级班,高级班内都是举子,大家都是奔着进士而来。
家信最后还说上一大段感谢的话。
日子不紧不慢的过着。
约莫是两个月后,收到了在依旧在广州的姜熙的来信,来信说他们一切都好,他们已启程,勿念云云。
武娇娥算了算日子,又抚了抚腹部,已经五个月,当姜熙回到家里,就六个月。
不知是要先生产再出发去京城,还是先到京城再生产呢。
武娇娥想了几日,还是觉得先生产比较好。
腹中大概又是双胞胎,她是可以用精神力探进去看一看,可有这个必要吗?
生男生女,单胎或是两胎,又有什么区别?
与她而言,差别不大。
都不是大事。
还可能会早产,还是养好身子再出发吧。
姜熙这个男人,不是很出色、不是很有上进心、不是很有人格魅力、不是很有男子气概……可是,他听话、他体贴入微、他顾家、他重情、他……他一定会听她的安排。
姜熙带着两个姑娘是十月初到家的。
比武娇娥预计得快很多,就连他自己也都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从广东往无锡本地来,能走水路自然快且舒服,然而花费也比旱路要多些。
姜熙自己是包不起船的,运气好搭上了无锡一个大户的船,这也是姜家人品佳、口碑好之故。
“搭了大船,一路上畅通无阻,顺风顺水的就快了。”姜熙与姚丰陈燕都黑了不止两个度。
呵呵,四月初去,十月初回。
广州可是四大火炉之一呢。
武娇娥一手拉着姚丰一手牵着陈燕,笑眯眯地打量了片刻,才道:“好好养养,就会白回来。”
姜家一家子坐在厅里,龙凤胎围着爹爹姐姐们问东问西,姜熙亲手打开自己带回来的大箱子,将东西分给妻子与龙凤胎。
此刻,看着妻子与龙凤胎都在兴致勃勃翻看自己带回的东西。
瞧着妻子喜笑颜开,肚子大大的挺着,不过不改美貌,皮肤白皙无瑕。
龙凤胎也养的白白胖胖,藕节般的胳膊,这些都让姜熙心满意足。
姜熙带闺女们离家近半年,虽在外头时觉得有趣,但却格外挂念家中的妻儿。
姜家上下一片喜气洋洋!
连下人们多得了一个月的赏钱。
晚上,姜熙带着一家妻儿,欢聚一堂!
一桌子菜都是姜熙、姚丰、陈燕他们爱吃的,他们说说笑笑,只管你一句我一句地大谈特谈着些路上的见闻。
四岁的龙凤胎对此极感兴趣,又有武娇娥在旁边捧场,场合十分热闹。
用过膳,孩子们都回了各自的住处。
姜熙自个儿沐浴去了,洗去了满身风尘和劳顿。
重新回到榻上,姜熙亲密的搂过妻子,抚上妻子六个月的肚子,微微拧眉,开始细细的诊脉,诊过左手换右手,好半天才松了口气,一切都好,放下心来。
他何其幸运,原配李氏是父亲朋友之女。
打小儿两家父亲口头定下的亲事,父亲虽获罪,父亲朋友李家不肯毁约,竟还把女儿嫁了过来。
小夫妻兴趣相投,且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