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的大管家赵奶奶,从小省钱省惯了,越老越抠门,有钱也舍不得拿出来,她就想着这钱攒起来,给儿孙娶媳妇用,所以赵家的钱向来只进不出;
导致的后果就是,家里太抠,平日里就连做饭都舍不得放粮食,男丁还能吃个半饱;
可媳妇孙女整日里就喝清水稀汤,野菜糊糊度日;
赵家的女孩儿,一个个是瘦骨伶仃,衣服破破烂烂,跟叫花子比起来,也就比那些小乞儿稍微干净些,别的没差。
因长期吃不饱,穿不暖,为了多吃一口,几个妯娌,一群孩子在当家人看不到的地方斗来斗去;
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赵家人动不动就爆发一场大战,几乎是三天一大战,两天一小吵,赵家过的跟个戏班子似的,整日里吵吵闹闹,打打杀杀,家里也越过越穷。
赵家也就成了远近闻名的破落户。
他们家不但穷,上头两层婆婆十分的泼辣,赵家的孙辈又蛮不讲理,这样的赵家,称得上是个火坑了,家庭条件稍微好点的,父母有几分疼惜闺女的,都不愿意跟他们家做亲,只怕跟赵家人结亲后,他们家会上门打秋风,农村人结亲,看得也是比较长远的。
赵家的孙辈,在婚事上都十分艰难,近一点的地方,找不到愿意跟他们结亲的,他们家只能往远的地方找,然后还得出高价聘礼。
然后赵家为了大孙子的亲事,一下子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剩下的孙子想要娶亲,没钱了,于是赵家就开始卖孙女了;
赵家孙女又不是什么天仙,一个个瘦骨伶仃的,穿着补丁摞布丁的旧衣服,身后还站着一家子极品,这样的闺女,谁愿意娶回家,更别说出高价聘礼了。
据说隔壁村的瘸子,都放话说,娶妻不娶赵家女!
赵家一大家子老赖,谁娶了他们家孙女,那就是娶了个活祖宗回来,说不定第二天,家里就被赵家给抄了。
就因为话本上的剧情跟现实中相差得太大,所以赵明珠对话本上的描述是将信将疑。
“姐,你坐着,我给你盛饭。”
赵家人上桌后,赵小妹依次给爹娘,姐姐盛了饭,最后才盛自己的。
“二姐,我的饭呢?”这个小弟撅着嘴,不开心的问道。
“臭小子,你又不是没长手,还想要你二姐给你盛饭,你咋不上天呢,天天就知道玩,也不想帮着家里干点活,哎……都不知道是不是上辈子欠了你的,你个讨债鬼,成天就知道吃吃吃……”
杨花花揪着小儿子就是一顿狂喷,他们家孩子少,一共就三个娃,大闺女跟二闺女,从小就省心,俩孩子脑袋瓜机灵,学校老师都夸他们,是个学习的好苗子,这不应验了,大闺女初中毕业后,就在镇上工作,挣得
比他们夫妻俩加一起还多;
小闺女学习也好,去年也考上镇上的中学,眼瞧着将来错不了,而且除了学习好,小闺女人还特勤快,早上早早的跟着他们起来,帮着烧火做饭,喂猪,喂鸡,人家眼里有活;
唯独小儿子,三天两头在学校打架,惹事精一个,时不时有人找到家里来告状,就这一条,就让杨花花脑袋疼,更别说臭小子,在家里跟个木头似的,推一下动一下,眼里找不到事做,跟大闺女,二闺女比起来,连他们俩一半的机灵劲都没有;
有时候杨花花忍不住怀疑,同一个妈生的,三个孩子怎么差这么多呢?
哎,看模样是亲生的,亲生的,总不能扔了,只能养着。
赵家村跟青山镇之间就隔着一条河,两地相距距离不远。
赵明珠家距离镇上的卫生院,直线距离差不多有两里路,他们去镇上有两条路,宽的那条路,离赵明珠家里有点远,平日里赵明珠上班,走的都是小路,不为别的,因为抄小路近。
算算路程,从家里出发,抄小路,她10分钟就能到卫生院,如果走大路,小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