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靖京都离南罗隔得又何止是一山两水, 他这一时半会儿到哪里找个知晓蛊术诸物的人去?
中堂已经点起了灯, 火烛晕黄, 满室笼在一层微暖的光晕里,王大人悄悄转了转眼珠子, 余光往上轻瞄了两眼,又飞快地收了回来,硬着头皮问道:“下官也不认得这些能人异士, 侯爷殚见洽闻, 不若引荐个一两人?”
楚郢看向大门外晦暗的天色, 沉吟片刻, “你如何不认得?”
“啊?”王大人微怔,尬然道:“下官该认得?”
楚郢握剑起身,没有说话, 倒是随他而来的楚胜哥俩好地拍了拍肩膀, 轻声提了个貂字。
一字提点,脑子里嚯地亮堂起来,王大人恍然大悟, 是了, 宁姑娘!
瞧他这猪脑子!
王大人敲了敲自己的头, 暗恨天色太晚,光线太暗, 掩住了他的智商,眼见着楚郢已经往外走了,连忙跟上, 亲自送他出去。
楚郢与楚胜是骑马来的,他接过侍卫递来的缰绳,翻身而上。想起什么,又垂目与王大人道:“此事便交由你来办,若有什么情况,需什么事儿,直接往军营来寻我。”
这案子本就是大理寺的差,宣平侯只是辅办,但他能说出这样的话,无异行了巨大的方便,在都城里,一块板砖儿拍下去能砸死好几个皇亲国戚,虽是奉命查案,但有时候他一个四品官行事起来难免有所阻碍。
宣平侯不一样,有什么事,找他顶上,那甚是便利啊。
王大人堆出一脸笑,相当殷勤地小跑到马前,伸手拍拍马屁股,顺顺马尾巴,连连道:“是是是,下官晓得了,多谢侯爷。”
楚郢点点头,握着缰绳的手微拽了拽,棕色的骏马转过身子,抬起两只前蹄,他远望向长街,稍稍侧过身,叫了一声楚胜,“去军营。”
楚胜:“是。”
在微凉如水的夜色中,两人策马远去,渐渐只余下淡淡的虚影。
送走了人,一直提心吊胆的王大人长舒一口气,抱着长锏绕过石狮子,边走边嘀咕,最近宣平侯似乎总往军营去,难不成边疆又开始不大安稳起来了?
算了,行军打仗这些事自然有人操心,他准备准备,明日得空去十四巷找宁姑娘才是。
……
宁莞可不知晓有人惦记,掩唇打了个哈欠,掀起帘子看着马车稳稳驶进十四巷。
巷子最里的朱阿婆刚吃完晚饭,就迫不及待地搬了凳子坐在柳树下,跟出来的邻里吹皮,洋洋得意地比划着,道是自己今日在宁府多风光,又协助官府办了个多不得了的案子。
她折了根柳枝,指指点点正说得起劲儿呢,“那就不是什么正经人,亏得我日日盯着,这不,可不就逮住她们的小辫子了,黑心肝儿哟,杀人偿命,估计是回不来了。”
周围听热闹的也是起哄。
“阿婆你这次说不定真要得赏银了。”
“也说不准儿吧,小姑娘家哪儿那么大的本事力气害人,要我说啊,姓杨的死了也就死了,活着也是个没用的祸害。”
朱阿婆最不爱旁人泼她冷水灭她风头,嚷道:“老方家的,你这说的什么话?国有国法,律例上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就得杀人偿命的!”
一字一句的,那是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啊。
因得巷子窄,前头又有收摊的板车,马车走得极慢,宁莞将那一番话差不多了听了个全。
她干脆就叫车夫就在柳树边儿停了停,勾起帘子,正对着外头,笑吟吟道:“朱阿婆说得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是真是假,有罪没罪,咱们大靖律例自会给出公道,可不是哪个人三两嘴就能随便定个死罪,判个死刑的。”
朱阿婆不期然和话里编排的正主撞了个正着,更没想到下午人才被抓走,这晚上天还没黑透呢,人又被好好地放回来了。
再听那嘴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