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你了!”
这一路都是裴建国在挑东西,她几次想帮他减轻负担,裴建国都没让她背。不过光是这样徒步走,也要了裴静姝半条命,原主这身体是真的娇气。
裴建国看着眼前的两块钱,有些愕然,“你这孩子,我还贪你这两块钱?你倒学会了些见外话!你以为今后的日子还像明轩在的时候,自己收着,别大手大脚的,节俭一点,别到时候过不下去被别人笑话。”
裴静姝没想到裴建国会这么说,不过转念一想,或许是她把书中的人物想得太极品了。裴建国好歹是原主的父亲,又有几个父母真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
想想自己前世的父母,从小到大也是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她。想到这些,裴静姝莫名有几分伤怀。
她低下头抱起一碟碗,掩饰自己脸上的情绪,“那中午就在这里吃饭。”
“嗯,那我现在帮你把这柴房隔半间出来,到时候你哥把牛牵回来没地方养,也是一个麻烦。”裴建国说着,又去忙了。
裴静姝分到的这间柴房虽然极为简陋,但占地很宽,足足有七十平米。加上柴火都被其他几房分了大半去,整个房间还是很空。
中午,裴静龙就把牛给她牵了回来,裴建国隔出来的小房间正好派上用场。
不过长久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这边是厨房,那边是牛圈,日子一久,竹木和玉米杆做的简易隔板怕是挡不住牛圈的气味。
“我想尽快批一块地基,再造几间房屋。”裴静姝说。
裴建国:“修房造屋,请人是钱,还要开生活,你可要想好。你就算只造一个猪圈和灶房,林林总总算下来也要花上两百左右。”
这也是农村人不敢轻易修房造屋的原因,绝大部分家庭都拿不出几百块来,一动土就要背上一屁股债。
“那也总不能让静姝一直这样生活下去,请个石匠和木匠就够了,其他杂事我来做,这样可以省下很大一笔。”裴静龙说道。
“该请的还是请吧,不用节约这一点。生活是双手创造的,人还健在就好。”
“唉哟!看不出来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通透了?”裴静龙笑侃道。
裴建国也很欣慰,“静姝倒是懂事了不少,但是还是要节俭。”
“我打算做点东西拿去换钱,这样就有了经济来源。”
她以前以为这个年代是没有私人间的买卖交易的,不过今天出去赶了一趟集市,她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农村还是有农民做菜卖,但那是极少数的,因为大部分人家种的东西都不够自家人吃。
至于布料店副食店之类的,倒确实是不能私人营业,只能用票去供销社买。
蔬菜、水果和传统小零食,却是可以自由交易。只是在这物质贫乏的年代,就连卖蔬菜的菜农都很少,不是没人买,而是根本没有剩余的东西卖,她在先市小镇上看到的蔬菜水果都非常畅销。
“哟,长本事了,你能做什么东西卖?”裴静龙笑道,显然不信。
“还在考虑。”
“嗯,等你考虑出来,我的骨头都能敲响了。”裴静龙调侃说。
裴建国没在意这些,又说回正事,“你若真要修厨房猪圈,先去给大队长和支书打声招呼。正好这后面的竹林是你的,要修也有地。”
这片竹林的归属权在顾明轩没死之前就已经落实了,也省去了不少纠纷。农村的树林基本都是解放后就划分好的,像顾家这种世代都生活在金沟村的,在这一片儿所占的山林就多,其余几房也各有一片林子。
“只需要打招呼,不需要其他手续吗?”裴静姝记得农村的宅基地都需要审批。
“还需要什么手续?这片竹林是你的,你想怎么修就怎么修,跟大队干部说一声就对了。”裴建国道。
午饭过后,她去菜园地观察菜地情况,顺便割点红苕藤回去喂牛。水稻和玉米那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