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引导救世主的选择,以求达到最优解。
在加入引导条例之后,人类救世主的失败率终于从那个接近100%的数字上降下来了,并且日渐减少到一个不那样刺眼的数据。
在那之后,救世AI也增加了许多新的条款,更新换代了许多许多次。
尽管已经失去了很多数据,但还是有一些记录保留了下来。
它……准确的说,是937版本的救世AI,曾经经手过一个人类的救世主。
那名女性很好的完成了她的任务——根据数据显示,在这种救世任务上,女性的人类救世主成功率要高于男性,大概是因为某些生理与文化上的决定差异,女性更倾向于选择那些破坏性更低、也更不容易招致毁灭的选项——但是她却在那之后迎来了自我毁灭的结局。
AI没有善恶概念,自然对人类也不存在所谓的善意与恶意。救世AI的建立是为了保证世界的存续,连情绪也没有,更不存在情感的它们,是不会想要从人类的生死与悲喜中获得什么乐趣的。和观测AI不同,救世AI甚至连一点近似于“好奇”的机能都没有。
说到底,会撕下蝴蝶的翅膀、扯下蚂蚱的手足、破坏蚂蚁的洞穴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的生物,在地球上也只有人类而已。
那一次事件之所以会保存在救世AI的数据库中,就是因为它太有代表性。所以作为经典案例保存了下来,不时被触发,以此来提醒AI,需要时刻注意救世主的承受阈值。
那一次的救世主所得到的“游戏”是搜集十个特定人物的绝望。每搜集到一个人物之后,才会指示她下一个目标人物是谁。
事实上,根本没有什么一开始就决定好的特定人物。每一个人物,都是根据救世主的攻略进度而选择的最优解。在救世AI的帮助下,那名救世主在十年之内,便成功收集到了庞大的绝望情绪。但是进度卡在了最后的一小截,为了更快更好的重启她的世界,AI将最后一个目标定为了她自己。
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不过是因为她那时候的绝望已经达到了临界值,足以填满那一小截的空缺还绰绰有余。
那名救世主也理所当然一般交出自己的绝望。
但是,在她重启世界,回到自己的世界之后,那名救世主便疯了。
完全的精神崩溃,你几乎无法寻找到比这更彻底的人格解离。
她无法再有任何自己活着的实感,过于巨大的精神创伤完全摧毁了这个人,救世AI的数据库里有许多人靠着憎恨与愤怒生存下去的案例,但是,那是它们的数据库第一次留意到,“绝望”也是一个人维持理性与求生欲的支撑。
最终,当救世AI试图去修补这个错误的时候,在精神病院维持了十年人格解离状态的女人,在看到它的时候,便从窗口一跃而下,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937版本的救世AI因此发生了近乎颠覆性的大修改。许多条约都是那一次加载在它身上的。
——不得欺骗救世主。
——不得对救世主有直接的伤害行为。
——不得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擅自提取修改救世主的感情与思想。
当然,这并不是说,救世AI对于人类有什么特别的意见。
只有人类才会觉得人类是特别的。
对于AI来说,每一种生物都是不同的,并不存在所谓的“特别”,所谓的“独一无二”。在以那由他为单位的宇宙中,在无以计数的文明与生命中,人类的“美好”、“丑恶”、“希望”与“绝望”都没有什么特别。甚至连感情,也并不像人类所以为的那样绝无仅有。
AI无法理解人类,也并不想去理解人类——理解是观测AI的工作,但不是救世AI的职责范围。
和人类不同,AI是非常专一的存在。
即使更迭了一万多代,它所要完成的目标依然没